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诗歌名家走近草根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2017-09-15 09:36:42 作者:   选择字号:大

9月14日下午,第五届中国诗歌节“诗在民间”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伍家岗诗歌朗诵会在市图书馆举行。 记者 杨柳之 摄 

■ 与本土诗人共赏诗歌文化

  本网讯(记者易玮玮、高然 ,通讯员黎清)9月14日下午3时,在宜昌市图书馆,一首由宜昌市外国语初中学生带来的集体朗诵——《水调歌头》正式为“诗在民间”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伍家岗区专场诗歌朗诵会拉开帷幕。近50位全国著名诗人与本土诗人齐聚一堂,共赏民间诗歌文化。

  宜昌市朗诵家协会小记者少儿朗诵艺术团的亲子朗诵《妈妈,你知道么》、力行街社区的《天然塔的见证》、杨岔路小学的个人朗诵《花木兰》等精彩节目依次亮相。其中《天然塔的见证》《遇见伍家岗》等由本地诗人创作的朗诵作品引得现场一致好评。

  由本土女诗人刘玉蓉创作、5名宜昌本土女诗人集体朗诵的《贴着长江低飞》是此次朗诵会的最大亮点。刘玉蓉告诉记者,这首诗歌满怀自己的乡愁,诗中多处提到了家乡的地名,能够让宜昌市民产生共鸣。“宜昌本土女诗人群体正在逐渐壮大,女性细腻情感下的诗歌将会成为本土诗歌文化的新动力。”刘玉蓉说。

  近年来,伍家岗区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事业发展方向,通过实施文化强区战略,以文化保护、文化惠民、文艺创作为抓手,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文化事业持续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推出了一批经典力作,涌现了一批艺术新人,全区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

  《诗刊》常务副主编、全国著名诗人商震,著名诗人胡弦、聂权、张执浩、张战等参加此次活动。

  市领导尚葵出席此次活动。

  ■ 与本地师生同诵诗歌经典

9月14日,全国著名诗人走进西陵暨桃花岭小学诗歌朗诵会在桃花岭小学举行,千名小学生集体朗诵经典名诗,感受诗歌魅力。 记者 付蓓蓓 摄

  本网讯(记者曹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西陵区桃花岭小学师生手持书简,衣袂翩翩,齐声诵读。9月14日,第五届中国诗歌节“诗在民间”全国著名诗人走进西陵在桃花岭小学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文朝,首都师范大学诗歌中心副主任、《诗探索》理论卷主编吴思敬,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原主任查干,及来自全国的著名诗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市政协副主席黄惠宁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始。

  “第一贴,风吹睫毛,心有悲伤……”上海市松江区文化馆副馆长、著名诗人徐俊国,为师生朗诵了《创可贴》,告诫孩子们人生有喜悦、有悲伤,“春天可以疗伤,每一片绿叶都是创可贴。”诗人李文朝受到师生激情诵读的影响,诗兴大发,即兴作诗《七律·贺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千秋古郡耀星光,助涨诗潮涌大江,落雁美神光故里,怀沙骚祖续新章,韵添巨坝三分景,笔走清川万里廊。峡口龙腾抒壮志,和鸣丹凤共朝阳。”表达诗人对三峡宜昌的热爱之情,以及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中华诗文千年相传。

  接着,千名师生起立齐诵《渡荆门送别》,操场上回荡着唐朝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结束了该场活动。

  ■ 百余诗者共聚一堂论诗歌之道

  本网讯(记者梅妮、卞健鑫)诗词传古韵、名家诉经典。9月14日上午,第五届中国诗歌节诗歌论坛“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与诗人写作”在三峡大学橘颂音乐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国内知名诗人、作家、评论家齐聚一堂,共论古体诗歌之道。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宜昌作为有着千年文脉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楚辞诞生之地,2014年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的称号,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会上,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李建林教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示,古体诗词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也是我们现代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三峡大学在“诗意三峡,文化宜昌”的建设中将秉承屈子遗风,将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中的“求索”精神打造成独有的文化品牌。

  在随后的论坛上,大家分享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陈忠仪认为“诗语彰显强烈个人风格,公共性则希望多承担一些社会诉求”。殷实表述了谦卑地向民间和社会学习,熟悉民间的声音,了解民间的立场,并且掌握民间的语言,让诗歌写作接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风谣善恶”的不朽传统。蒋登科在阐述诗歌接地气与望星空的关系中说,诗歌创作需要人文精神引领,既要有理想光辉,也要脚踏实地、有现实精神,应该眼光向下、感觉向内、精神向上。奚晓琳认为,爱国情怀的诗歌,不仅仅要体现在建功立业,也要通过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等多角度进行表达。霍俊明认为,诗歌应该能够超越时间的审判。




  相关链接



 今日要闻
稻花香党史学习教育开
稻花香连续七年入围中
·以学促干庆“七一” 稻花香集团党委主
·融入区域发展 奏响工业强音 稻花香揽
·喜报!稻花香集团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单
·名列75位!稻花香上榜中国品牌500
·稻花香活力家族产品上榜“湖北精品”
·稻花香酒业公司总工程师陈小林荣膺“宜
·稻花香酒业公司获授“湖北省联合知识产
·“追寻红色足迹 奋力开创新局”联合主
·宜昌市文学创作班走进稻花香开展培训采
·馫香基地首批出酒封坛!稻花香向“馫”
 媒体转载排行榜
·以学促干庆“七一” 稻花香集团党委主
·融入区域发展 奏响工业强音 稻花香揽
·喜报!稻花香集团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单
·名列75位!稻花香上榜中国品牌500
·稻花香活力家族产品上榜“湖北精品”
·稻花香酒业公司总工程师陈小林荣膺“宜
·稻花香酒业公司获授“湖北省联合知识产
·“追寻红色足迹 奋力开创新局”联合主
·宜昌市文学创作班走进稻花香开展培训采
·馫香基地首批出酒封坛!稻花香向“馫”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