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张元媛 通讯员唐水唐
开栏语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展示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转型跨越、决胜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本报今起推出“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9月17日,位于长江左岸的猇亭湖北三新磷酸公司窑法磷酸生产装置、位于长江右岸的宜都香溪化工公司石灰窑等生产设施,同步开始拆除。
当日上午9时,随着湖北三新磷酸公司窑法磷酸生产装置开始拆除,打响了猇亭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停、并、转、搬”统一部署的第一枪。
湖北三新磷酸公司距离长江仅200米,其窑法磷酸生产装置属于高耗能装置,是猇亭区第一家关停的化工企业。
包括这两家公司在内,宜昌共将24家化工企业列入第一批拆除名单,都是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性企业。
目前,宜昌有规模化工企业261家,资产总额1460亿元。其中,沿长江1公里范围内有化工企业36家,涉及职工2.2万人,资产683亿元。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宜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的意见》,力图通过推进绿色转型、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在大保护中推动经济发展。
化工产业是猇亭区的支柱产业,该区像三新磷酸公司这样需关停淘汰或搬迁的企业还有10家。猇亭积极引导区内化工企业清醒认识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向,支持化工企业重点发展附加值更高、更环保、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着力将猇亭园区打造成为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一体新型工业园区。
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宜昌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开展长江及主要支流15公里内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排查入河排污口,启动化工企业“关、停、并、转、搬”;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清江养殖网箱取缔;综合治理城区臭水体;开展小型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清理涉河违章建筑……一系列综合措施多管齐下,长江宜昌段干流、支流水质得到持续改善。
大力度整治,带来江晏河清,9月18日,不少市民在胭脂坝江段看到了江豚捕鱼的场景,10多头江豚逐波嬉戏,这是近年来宜昌江段发现的最大规模群体。随着各项措施持续发力,一水穿城的宜昌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碧水东流,山川如画,当为名副其实宜人之城。
猇亭区关停拆除沿江化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