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大学教授退休返乡办厂 把山村的资源利用好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7-09-27 09:44:2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报记者方龄皖 文/图

核心提示

远安县茅坪场镇老观村的一块山洼里,盖起了一栋淡蓝色房顶的车间,一些像实验器材的玻璃器皿拉了进去,瓶瓶罐罐的。村民们很好奇,这里究竟要干什么?

老观村与当阳的庙前交界,山清水秀,著名的瓦仓米就出自这一带。今年年底,宜昌籍科学家任勇教授就要退休了,他准备回到故乡,反馈这片土地和这里的村民,这栋车间是他与知青同伴为退休提前做好的准备。

任勇。 资料图片

教授退休欲返乡

9月24日傍晚,南京大雨如注,任勇接小女儿回到家时已是晚上10点。

任勇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领衔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工作已近10年,在学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超分子是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也是国际热门研究课题,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就颁给了超分子研究的国外三位化学家,这也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第二次化学诺贝尔奖。“超分子就是利用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组合在一起产生的一个大分子族。”任勇说,他的团队研究方向是人工设计这样的超分子,使其具备先前天然分子不具备的能力,或增加原来天然分子的某项功能,从而为人类服务。再过半年,任勇就要退休了,已在着手布局人生的后半场,那就是回到故乡。

任勇祖籍河南信阳,1949年,他的父亲任恩国从家乡随解放大军来到武汉,经过“湖北革命大学”的短暂培训,分配到湖北省委工作,后来辗转到了宜昌,在东山运河看守水渠,母亲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不过,任勇更多的情感留在了老观村,这里有汗水与泪水,也有青春的迷茫和理想。所以,多少年后,他仍然放不下,执着地想回到这里。

1975年9月,一辆大车把宜昌卫生系统33个年轻人送到了离老观村不远的土公路尽头,调头回城区去了。任勇就在这33人中,当时他刚从五中毕业。

老观村有一个茶厂,厂内有一排低矮的土坯房子。这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就是当时知青的住处。知青们有单独的食堂,四个人养猪,两个人弄饭。每隔一段时间,市卫生局会拉点萝卜干来。任勇在这里学会了大部分农活,插秧、割稻、种菜、摘茶,还会手工制茶,“不过手艺不是很地道。”

1977年,高考大门重新打开,身在老观村的任勇白天干活,晚上在油灯下攻读,最终,通过高考叩开了大学的校门。

任勇后来师从我国著名药学家彭司勋院士,进行计算机辅助天然产物结构改造、药物设计及合成研究。2001年,筹办南京师范大学药学专业和南师大新药研究中心,任新药研究中心主任、药物超分子材料及应用实验室主任。比他晚一年参加高考的弟弟罗勇,是1978年宜昌的高考理科状元,后来成为美国哈勃望远镜研究所的一名科学家。

手握专利数十项

“老观一条街,进村三道拐,住户没多少,家家做买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煤矿,老观村一度异常繁荣。村支部书记刘友刚说,最高峰时,老观村有大大小小40家煤矿,村街上有礼堂,电影院,还有做香菇生意的外来客。2015年,老观村关闭了最后一座煤矿,曾经的繁荣也冷寂下来。

任勇一直想为老观村做点什么,作为一名科学家,他除了回馈故乡的情怀,还有的就是掌握的核心科技。据相关科技媒体报道,任勇领衔的江苏省医药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经过10多年潜心研究,已形成引领超分子技术应用于药物、食品的独特研究技术及方法,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中、美、欧、日及国际发明专利53件,转让专利10多项,其中已获中国专利授权23项,欧美日专利授权多项。

事实上,任勇一直致力于反哺家乡。多年前,任勇就为宜昌的制药企业所熟悉。“人福药业的李杰是我多年的朋友。”任勇说,2000年,人福药业找到任勇,请对他们生产的利胆醇片进行改良,“当时这款药品的口感不是很好。”

此外,任勇还给人福药业提供了花粉的超分子破壁技术,“通俗地说,就是将花粉再进行粉碎。”任勇说,这就需要利用超分子技术将花粉的细胞壁弄开,让其中的内容物释放出来。

任勇告诉记者,除人福药业外,民康制药厂的扑热息痛纯化结晶技术,三峡制药厂的氨基酸精,长阳仁仁公司的冬和虫草片微胶囊制备技术等,都是出自他的专利。

三方合作办工厂

除了冷水米,老观村的特产就是优质香菇。刘友刚说,老观村的香菇全国有名,产量达320万袋。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老观村向市场提供的,依然是没有任何加工的初级产品,更多利润都被产业链的下游赚走了,“我们没有深加工的技术和实力。”

2015年10月,33名知青重返老观村聚会。“当时茶厂的老房子已经拆了,但大致风貌还是没变。”蔡振涛当年是从宜昌市二中毕业下放到这里当知青,1978年底,宜昌市印染厂招工,让他有机会离开老观村,“我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40年后故地重游,“想为这里做点什么。”蔡振涛说,他之前在恩施有家富硒食品加工厂,也曾得到过任勇的技术支持。

这次聚会后,任勇、蔡振涛和老观村三方达成合作协议,任勇出核心技术,蔡振涛出资金,老观村出土地,三方合作办一个“超分子”食品加工厂,利用超分子技术将香茹或其它果蔬加工成超分子食品。任勇将企业命名为“山之青”,“有保护青山绿水之意,也是知青的谐音,一语双关。”

一个食品营养功效被人体吸收,一般会认为与其精碎程度与可溶性有关。任勇说,他们的工厂会对香茹等果蔬进行超微粉碎,使它更利于消化,第二步就是利用超分子技术,通过它的超分子组合,让它更溶于水,这样营养物质才会更多地被人体吸收,“食品的功效就会被扩大N倍。”

还有几个月,任勇就退休了,他给记者发来短信,将回到老观村,“把这里资源开发好,利用好。”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