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与诗歌的余音尚在耳畔回响,青春和梦想的脚步已然踏上征程——9月的宜昌,如此生机蓬勃,活力满城。
旌旗猎猎,锣鼓阵阵。27日,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载着全市人民的美好企盼,宜昌市第五届运动会在枝江市体育馆隆重开幕。3800多名运动员、裁判员代表和各界群众欢聚运动场上,共同见证这期待已久的时刻,共同享受全民健身的快乐与激情。
奋楫前行
镌刻竞技体育新坐标
热爱体育运动的宜昌人,从不缺乏运动激情。从第一届市运会到第五届市运会,我们见证了宜昌的蓬勃发展,见证了宜昌体育事业的展翅腾飞。市运会正在逐步成长为全民健身、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大舞台。
热爱体育运动的宜昌人,从未放弃赛场的梦想。就在刚刚结束的天津市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宜昌市34名运动员代表湖北参加决赛阶段比赛,获得3金3银3铜,创造了宜昌市运动员全运赛场新的历史。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正如开幕式上,湖北省体育局局长胡功民所说,办好这届运动会,对宜昌市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体育强市,进而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实现宜昌全面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的宜昌,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工作蓬勃开展。仅在今年,宜昌市就安排了78项市级以上规模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管是青少年、成年人还是残疾人,人人都有机会走进赛场,去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去找到释放生命激情与活力的舞台。
对话古今
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
三峡风起,长江潮涌。古老又年轻的枝江,以宜昌市第五届运动会的名义奔腾起来。
20时30分,以“江之潮”“陶之悠”“楚之光”“邑之变”“家之魅”“脉之动”“梦之炫”七大篇章为主题的《脉动枝江》文体展演在如雷的鼓鸣声中依次展开。
时光流转,镜头从远古一路穿梭至现代。高楼拔节,大道飞跃,现代城市在脚下以及身旁不断变美。一组组动感又激情的群众体育情景跃入眼帘,这是枝江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中国·百里洲自行车赛事水平、举办全国环湖自行车联赛的精彩剪影,更是宜昌积极培育品牌赛事,不断加强群众性文体活动阵地建设的生动写照。
今天的宜昌,不再只有传统龙舟、漂流特色体育品牌蜚声内外。夷陵区的山地探险、兴山的汽车越野赛、远安的马拉松、五峰的峡谷穿越等一批新赛事品牌正在为宜昌城市名片写下新注脚。
今天的宜昌,市民不再“宅”家,而是选择走出家门,用车轮和步伐丈量风景。不论是晨曦初露还是落日西沉,不论是背街小巷还是滨江大道,都能看到人们舞蹈、徒步、骑行的活跃身影。在鲜活的体育文化氛围带动下,体育健身已然成为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的新时尚。
点亮圣火
续写健康中国新篇章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宜昌,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收获着健康带来的幸福生活,也不遗余力地将这一宝贵的生命财富传承。
63岁的枝江市民唐开友是此次开幕式上年龄最大的骑行表演志愿者。有着30多年运动健身经历的他一口气能骑30公里,跑10来公里也不费劲。在他的影响下,8岁的小孙子也爱上了自行车运动。他说:“没有健康,何谈未来。我们只有把自己的身体搞好了,才能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21时30分,激动人心的场内火炬传递及主火炬点燃仪式开始。庄严而神圣的音乐响起,场上所有的人肃然而立,仰望并期待着市运圣火的到来。
万里长江,波涛滚滚。手持火源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虔诚地照亮前行的道路。众目期盼下,火炬手攀上高峰,激情点燃市运会圣火。熊熊烈焰中,市运会内涵外延在不断拓展,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在继续弘扬。
夜渐深,开幕式在一曲气势磅礴的《腾飞宜昌》中落下帷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宜昌怀揣打造生态文明之都、幸福健康之城的宏伟目标,砥砺奋进再出发。(记者 王莹)
图片由记者付蓓蓓、黄余洋、王昌明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