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86岁了,生病在家无人照料,你们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个志愿者,定期上门看看她?”近日,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杨岔路社区接到居民熊明强的求助。
熊明强在外地务工,母亲独自在家。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医生方亮接到社区通知后,迅速带着他所在的家庭医生团队上门看望老人,并约定每半个月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老奶奶拉着方亮的手激动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有你们来看我,我就心安了!”
居民享受的这种上门服务,得益于伍家岗区卫计局开展的“党员家庭医师团队签约服务”项目。
区卫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伦旭介绍,为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卫计局积极打造党员“365”服务圈,让党员的务实行动为群众织起健康保护网。
“五进”上门服务常态化
家庭医生签约、关爱空巢老人、“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三下乡”、无偿献血、“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区卫计局以党员志愿者为先锋,组建签约服务团队“新模式”。全系统69名党员,在60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全部设岗定责,确保每支团队中有1至2名党员牵头,经常“进社区、进农村、进单位、进流动人口聚集地、进企业”。
为完善签约服务“新功能”,该局搭建起3个服务平台。启用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家庭医生团队对慢病患者全程管理的信息化;搭建双向转诊服务平台,打通患者上下转诊的互联网快捷绿色通道;开通远程会诊平台,与上级医院专家实现远程视频会诊,打造智能化“互联网+分级诊疗”医疗模式。
同时,该区还通过创新实施结对联系制、联席会议制、先锋承诺制、进度推进制、评优激励制“五项机制”,助推党员服务取得“新质效”。
“六零”服务关爱每个对象
区卫计局还探索出“六零工作法”,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服务对象。
工作覆盖“零盲区”。将全区划分为425个网格,平均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管理14至16个工作网格。截至目前,全区签约率38%,重点人群签约率62.9%。
健康教育“零死角”。开展“5·19世界家庭医生日”、“7月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五进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100余次,全方位开展健康宣教。
随访服务“零距离”。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通过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居民提供贴心随访服务。
个性服务“零推诿”。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精神病、结核病、孕产妇等六大类重点人群,扎实开展免费体检、随访服务等,并及时给予健康指导。
沟通咨询“零障碍”。依托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以社区网格为单位,建立居民“微信”互动平台,安排专职医护人员24小时在线服务。
“365”服务圈工作实施以来,党员干部带领家庭医师团队走村串巷,让广大签约居民切实感受到签约服务的便捷性、优越性、及时性和体贴性。
记者 吴双 通讯员 胡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