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与市场完美融合
联系上秦鑫时,他正陪同妻子和女儿在宜昌度假。
秦鑫是京城一家杂志社的知名记者,曾在宜昌生活和工作过一段时间。
对于长江市场,秦鑫并不陌生,甚至说很了解,因为十多年前,他在宜昌市内一家媒体工作时,曾在长江市场做过深度报道,用他的话来说,是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一座城市、一个市场亦是如此。”秦鑫说,这句话,是十多年前,他在做经济报道,采访长江市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时,这位负责人说的话。尽管他已想不起这位负责人的姓名,但这位负责人说的这句话,他却记忆犹新。
秦鑫告诉记者,他大约是2003年,因采访第一次走进长江市场,当时的长江市场并不大,主要有小商品批发城和电器批发城两大板块,约500来户商家。“没想到现在变化这么大!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秦鑫说,现在用“天翻地覆”来形容长江市场的变化一点都不过。
追寻长江市场的蝶变轨迹,崛起的历程让人难以忘却。
19年前,在杂草遍野的宜昌西北一隅,拉开了长江市场建设的大幕。19年后,这里高楼林立、活力四射,一个现代化的产业新城强势崛起。19年间,这片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希望,挥洒着激情,孕育着辉煌,创造着奇迹。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描绘出一幅大到川东渝西的宏图漫卷。
“‘构建川东渝西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是19年前长江市场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在当时看来是多么不切实际,而在现在看来却又多么的适时。”秦鑫说,从昔日的荒郊野岭,到如今的产业新城,长江市场实现的不仅是自我的华丽转身,更树立了一个欠发达、缺资源地区破局谋变的标杆。
秦鑫告诉记者,因父母尚在宜昌,每年他都要回宜昌,每次路过长江市场,他都要停下车来,触摸一下长江市场成长的足迹,打量一番长江市场的新模样,而每次给他留下的除了感慨便是震惊。
秦鑫所言非虚,触摸长江市场的崛起历程,倍感欢欣。
19年间,长江市场从一片荒芜之地,成长为现今的商业街30条、商业门面2000套、 交易面积12万平方米,建成了小商品百货批发城、名牌电器批发城等十大交易区,商品辐射至渝东鄂西各省市,市场日客流量上万人,年交易额数十亿元的现代化商城,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长江市场,不仅是一个新‘市’,更是一座新‘城’”,秦鑫说。一座城市的崛起,既有“城”的构建,更有“市”的繁荣。“城”美“市”兴,产城相融,方能生机勃发,方能以一极策动一域。长江市场的难能可贵,在于巧妙地借助市场和产业的吸附力量,推进市场的城市化进程,而又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来拉动市场的跨越发展,实现“城”与“市”的互融互进,探索出了一条产城融合的“长江市场路径”。
采访完毕,行走在长江市场的大街,记者感受到,生生不息的产业力量,激昂澎湃的城市梦想,在这里萌生、绽放。和着汹涌澎湃的发展大潮,循着历史佐证的发展规律,乘着气势如虹的发展气势,长江市场已完成了由年轻之美走向成熟之魅的嬗变,奋力争做“产城融合的典范”。(记者 黄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