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市民在沿江大道二马路段过斑马线,车辆礼让行人。记者 付蓓蓓 摄
市交警部门在城区倡导“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引导市民养成文明驾车、文明乘车、文明停车、相互礼让的良好出行习惯,逐渐形成了文明 礼让、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
由于近年来机动车辆迅猛增加和一些道路设施的不完善,城市交通管理面临新的情况,礼让斑马线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司机与行人应如何增强理解,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近日,本报记者在城区重点路段进行了实地探访。
11月5日中午,记者在云集路宜昌商场附近人行斑马线蹲守30分钟发现,每当行人步入斑马线时,临近车道车辆都会缓缓停下来,让行人通过。
“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谭宗平介绍,从今年6月开始,市交警部门在前期整治的基础上,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结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继续加大力度开展“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设立检查卡点,加大对违法车辆的查缉力度,使城区的交通出行环境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和谐。
当天下午,在夷陵大道胜利四路路口,记者看见夷陵大道原博爱医院门口处机动车道相位的交通信号灯亮起了黄灯,正朝着伍家岗方向行驶的汽车纷纷停止了“脚步”,接着该处的人行横道绿灯亮起 ,行人也快步通过了公路,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在此执勤的伍家交警大队大公桥中队民警杨洋告诉记者,目前,大队充分利用数字化勤务室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多点监控功能,对重点路段和斑马线实施不间断巡查,数字勤务室值班民警一旦发现机动车辆相关违法行为,立即固定好证据,并通知路面民警实施拦截查处,以约束机动车,礼让斑马线。
伍家交警大队大队长严国强说,“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展以来,通过民警实时使用执法记录仪、照相机、录像机等摄录设备,采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的证据,以及路段的“电子警察”监控,并对违法驾驶员进行严格处罚,不仅规范了广大驾驶员的交通行为,而且使行人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和“电子警察”监控路段斑马线时,有了安全保障。
在此路段步行的市民张迅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文明创建中,经常看见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加大对行人不文明过马路行为的教育引导,倡导礼让斑马线,大家都对文明驾车、文明乘车、文明停车 、相互礼让的文明出行常识加深了认识和理解,感受到城区已逐步形成“礼让斑马线”的良好氛围。
交警部门表示,“礼让斑马线”文明交通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需要列入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明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长效推进的氛围;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交通专题实践,引导广大驾驶员和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和谐礼让斑马线”活动,形成“车让人、人让车”的相互礼让文明交通环境,使“礼让斑马线”成为宜昌的“文明风景线”。(记者龚昌俊 通讯员朱华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