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他们在深夜出动一路跟随电鱼船拍照取证举报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7-11-09 09:43:29 作者:   选择字号:大

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陈义超

在宜昌,有一个叫“反电鱼联盟”的志愿组织,里面的100多名志愿者常在深夜蹲守江边几个小时,发现电鱼、毒鱼船只后,一路跟随取证,然后向渔政部门举报,让非法捕鱼人无所遁形。

他们都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昨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从钓鱼人到反电鱼志愿者

11月7日,记者见到宜昌反电鱼志愿者的组织者李先生时,他正在整理志愿者们草拟的《宜昌8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资源办法》,他说,希望这些意见能给主管部门提供一些帮助。

李先生今年48岁,3岁时随父母从黄冈来到宜昌安家,对长江有深厚的感情,2008年,在外工作10多年的李先生回宜创业,闲暇时常和朋友一起钓鱼。

有一次,李先生和朋友在江边看到,几艘小船拖着电网在水中走,所经之处,大鱼小鱼都翻出了水面。“那个场面太触目惊心了。”李先生说,看到这些电鱼船,他和朋友十分气愤,4岁的女儿看到连拇指长的小鱼也被电出了水面,心疼得哭了起来。

目睹了电鱼的场景后,李先生开始留意电鱼船,发现电鱼现象并不鲜见,“我和几个朋友做过跟踪,有的电鱼船一晚上可以赚几千元。”李先生说,炸鱼、毒鱼、电鱼等行为是明令禁止的,但仍有人在利益的驱动下铤而走险。

2013年,李先生和几个朋友决定用更多的精力来反电鱼,2015年,他起草的《反对电、毒、炸鱼违法犯罪倡议书》,得到了几百名志愿者的签名响应。

他们的身影总出现在深夜

2015年,枝江的反电鱼志愿者发现了电鱼船,志愿者取证后与电鱼人发生冲突,险些大打出手。

2016年,李先生等人驾驶船只在江边偶遇电鱼船,为给渔政执法人员赶来争取时间,李先生等人试图拖住对方,不想被对方撞入了水中,事后,这些电鱼人受到了依法惩处。

2016年,几个电鱼人上门威胁反电鱼志愿者,双方差点发生冲突。

“宜昌水域广阔,电鱼人往往只需要几十分钟,在执法人员还没赶到时就逃之夭夭,这就需要志愿者摸清电鱼船的出没规律,科学冷静的配合执法部门。”李先生说,电鱼船往往在深夜11点以后出动,凌晨两三点回到码头,为掌握证据,志愿者们深夜在水边蹲守四五个小时是常事。电鱼船也很狡猾,有时从枝江出发游弋到临近宜都的江段,然后再调头作案,志愿者们会开车在岸上跟随,一路取证。

取得确凿证据后,志愿者会将照片、视频资料交给渔政部门,然后配合渔政执法人员,以期抓获现行。

反电鱼志愿者还通过网络宣传反电鱼的意义,在多个微信群里收集违法电鱼线索,并实地取证。同时,为断绝电鱼设备供应,他们还与多个电商平台接洽,成功劝停了多家销售电鱼设备的电商,一些热心环保的商家还为志愿者举办义卖,筹集经费。

记者从宜昌市渔政处了解到,仅今年以来,这些志愿者向渔政部门提供违法电鱼线索20多条,在志愿者协助下,渔政部门组织了4次专项行动,效果显著。今年上半年,渔政部门在某市场内一举查获了数百套电鱼设备。

期待有更多人参与反电鱼

昨日,记者联系上宜昌市渔政处工作人员莫宏源时,他因为水域巡逻,已经多日没有回家,显得有些疲惫。

莫宏源告诉记者,宜昌河流水库分布广泛,在打击电鱼违法行为上,大家已经是满负荷运转。然而,因为地理条件限制,从发现电鱼者,到赶到现场查获现行需要时间,从一个水域赶往另一个水域更需要时间,这也是需要市民理解的地方。

电鱼会对水域鱼类资源带来灭绝性的损害。电捕捞不分鱼种、不分鱼龄,还会影响鱼类的繁衍生殖。国家渔业法对电鱼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最高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仅今年以来,宜昌已查处违法电鱼21起、43人依法受到惩处,对电鱼者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电鱼行为发生地点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分布广泛的志愿者通过前期取证,对渔政执法人员的现场查处给予了很大帮助。更关键的是,这些志愿者的行为,能够感染身边的人,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抵制电鱼等违法打捞行为中来,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莫宏源说,随着近几年反电鱼力度加大,市民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宜昌江段白天已经没有了电鱼船的影子。与此同时,江豚出现的频率和种群数量增加,这是水域渔业资源恢复的重要表现。

宜昌渔政部门与反电鱼志愿者也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莫宏源说,渔政部门对反电鱼志愿者们合理引导,并组织交流探讨如何更有效打击电鱼行为。在确保志愿者行为规范和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接收志愿者提供的信息,对渔政部门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效果有积极的帮助。

结束采访时,李先生开始整理一批志愿者资料。他告诉记者,之前的反电鱼志愿者是一个松散组织。去年年底,志愿者微信群反映多个电鱼线索,结果每次刚发出线索,电鱼者就得到了消息,立刻逃离现场,事后调查发现,群里竟然还有电鱼人的“卧底”。今年10月,全国反电鱼志愿者成立协作中心,并开始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备案,反电鱼志愿者组织将越来越规范,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中来。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