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企业主推 筑牢脱贫攻坚之基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2017-11-29 15:39:58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初冬午后,长阳都镇湾镇峰岩村的光伏电站里,暖意融融。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折射出宝蓝色的光芒,一块块光伏组件正努力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点亮千家万户……

  “村里的光伏电站是国家电网长阳供电公司援建的,目前发电量已超过10万度。政策好、电力足,发展新产业有保障,日子越过越好!”说起光伏扶贫,村民李书宽赞不绝口。

  企业主推、产业带动、项目支撑……正是有了像国网长阳供电公司这样的“责任企业”热心参与,峰岩村党建筑基、精准施策、“五龙治贫”,开创了企业精准扶贫“新路径”。

  企业主推 输血“引擎”转得欢

  峰岩村村委会旁的羊肚菌种殖基地,32个高标准温室大棚错落有致,贫困户胡兴华和大伙儿正忙着平整土地,“多亏供电所把电接到羊肚菌大棚里,用电有了保障,这两天把菌种栽下去,来年三四月份就能收获鲜菌了!”

  羊肚菌种殖,是村里今年引进的新产业,采用“村社+企业+农户”合作方式种植,解决了安置点56个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难题。

  国网长阳供电公司是峰岩村的帮扶单位,2015年7月,公司选派“第一书记”覃玉红专职驻村。

  走村入户,边看边问,他很快就发现了困扰安置点贫困户的烦心事:

  搬进来,如何稳得住、能致富?

  “先动手,再伸手,不等也不靠,事情先做好!”覃玉红和村党支部书记张济平,带着村“两委”班子四处考察学习,想出了“五龙治贫”新招:引进生态跑跑猪项目、尝试种植羊肚菌、发展土鸡养殖合作社、建强生态有机茶产业、依靠光伏扶贫电站,走出产业脱贫“新天地”。

  企业的帮扶,是峰岩村发展的巨大引擎。为乡亲排忧解难,不只是在安置点。

  为了更好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龙头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的引领作用,让600多户村民从中受益,覃玉红又多方沟通协调,争取720万元搞电网改造,筹集40万元兴建蓄水池,70万元高标准改造茶园600亩,投资200万元兴建装机200KW光伏电站,给村文化广场装路灯……

  “在国网长阳供电公司的大力扶持下,村里的自来水通了、路灯亮了,村容村貌大变样,发展产业的动力更足了。”村民张锦春满心感激。

  能人带动 产业“造血”惠民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市场主体则是不可或缺的外部力量。

  “带动百姓脱贫致富,必须有产业的硬支撑!”张济平说,茶产业一直都是峰岩村的支柱产业。为提高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峰岩村鼓励产业大户、技术能手、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因地制宜,领办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发展。

  “用剪子这么一旋,就是钱往口袋里一吹!”峰岩村村民胡方兵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今年70多岁,在茶叶合作社的带动下,家里种了3亩多茶叶,“旱涝保收”,一年毛收入近万元。

  胡方兵所说的茶叶合作社,就是村里扶持本地能人曹传成立的长阳大水泉茶叶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依托秋木园有机茶厂,兴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茶厂,签定协议帮扶贫困户20户,为他们提供肥料及技术,实施春夏秋三季采摘,并统一销售,贫困户每亩可增收1000至2000元。

  “先富带后富,为群众多做点好事,我心里也有获得感!”在茶园里忙活的曹传刚,笑得格外自信。

  峰岩村四组村民胡维毛今年6月注册成立了长阳都镇湾维毛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峰岩村独特的林地资源,带动周边10个贫困户养山鸡2000余只,每户年可增收5000元。

  有了产业“硬支撑”,贫困户的脱贫步伐迈得更稳健。

  引才聚力 脱贫路上“加速度”

  沿着村委会往后山走,茂密的树林中,一头头黑猪正在撒欢觅食。生态“跑跑猪”,是峰岩村“产业+脱贫“的生动案例。

  眼界决定境界,峰岩村“两委”班子不仅积极扶持本地能人,还主动从外地引进能人。倪晓虎,都镇湾镇五尖山村的养殖能人,通过牵线,张济平数次登门拜访,诚邀倪晓虎到峰岩村投资创业。为张济平的热情打动,倪晓虎最终下定决心:“就到峰岩村,带动群众一起富!”

  村“两委”班子及时为倪晓虎提供了30多亩林地,促使生态“跑跑猪”项目迅速落地。截至目前,标准化猪舍初具规模,已放养了100多头江苏黑猪。为增加“造血”功能,倪晓虎成立了长阳博远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帮带峰岩村120个贫困户,年终保底分红,并提供就业岗位。

  “我的3年计划,是年出栏跑跑猪500头。”指着拔地而起的新型生态立体循环养殖基地,倪晓虎说,5年以后,年出栏跑跑猪1000头以上,将峰岩村打造成一个观光、旅游和生态畜牧基地,带动更多群众奔小康。

  “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干不了重活,原来外出打工都不要我们,没想到现在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每个月准时领工资……”贫困户胡芳芹刚领到2000元的工资,乐得合不拢嘴。3月,生态“跑跑猪”项目落地后,她和老伴一起在猪场务工,夫妻俩每月拿上了固定工资。和他们一样的还有胡芳勇等贫困户,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产业门路,“每天有做不完的事,越搞越带劲儿”。

  “前不久,我们又开了屋场会,和乡亲们商议如何做大产业,做强集体经济。村民自己决定的事情积极性都很高!”66岁的老党员胡小林对自己仍然能发挥余热十分高兴。(记者 李鹏飞 梁 剑 通讯员 杜 强)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