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胜利三路铁路道口 实施畅通工程 建快速路网

12月1日,胜利三路铁路道口扩宽工程竣工,由单向单车道通行改为双向四车道通行。 记者 黄余洋 摄
编者按:“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市六次党代会、市“两会”以来,市委市政府以上率下,亲身践行上述理念,畅通道路、改造公厕、整治夜市……用伟大的心态做小事,锲而不舍改善民生。三峡商报今起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记者探民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2月1日,改造后的胜利三路铁路道口“闪亮登场”,除了双向四车道外,道路两侧分别隔出了人行道,实现了人行道与机动车道有效分离,通行效率大大提高。至此,困扰宜昌市民20年的“肠梗阻”变通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宜昌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便民利民,实施畅通工程,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实现车畅其道、货畅其流、人畅其行。
建设港湾式公汽站台、优化掉头工程、完善三峡快速路匝道……今年以来,宜昌市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地下与地上并举、规划建设管理并重、陆运水运空运相融的原则,全力做好城区交通拥堵点治理工作,为民打造一条畅通之路。
采取“一线工作法”
胜利三路铁路道口改造完工
铁路平交道口改造从谋划、审批、设计、招标到组织实施、竣工验收,需要多少时间?宜昌的回答掷地有声:6个月,刷新了同类工程的建设速度。
12月3日下午六时,记者在城区胜利三路铁路道口看到,现场行人、车辆络绎不绝,有序通行。据介绍,胜利三路铁路道口原有路面宽度仅5米左右,为体育场路通往东山大道的下行单向通道,改造后,道口加宽至25米,其中道口车行道宽度为20米。
“胜利三路铁路道口改造技术难度不大,工程量也较小,主要难点在于铁路部门的审批手续。因铁路道口采取平面交叉方式,铁路部门基本是限批,甚至是不批,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吃了不少苦头。”市城建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戴大荣说,为有效回应群众的需求,市住建委会同发改委多次赴武汉与铁路局汇报沟通,争取支持,实行“特事特办”,取得了胜利三路铁路道口平交拓宽的批复。由于铁路部门专业多、分工细,在项目开工前,需获得武汉铁路局工务处、建设处、荆门桥工段、武汉通信段、襄阳电务段等12个机构的审批手续,经多方努力,于11月5日完成了铁路封锁施工的审批手续。
按照铁路部门相关规定,地方政府申请开通的铁路平交道口的维护、管理,需由地方政府接管,是道口拓宽批准的前置条件,为尽快完成审批,尽早开工建设,市住建委主动要求先行接管道口的维护管理工作。派专人专职负责相关手续,先后与铁路局荆门桥工段、宜昌车务段、襄阳电务段、武汉通信段等部门签订了代维协议,顺利取得了道口拓宽批复。
“我们在荆门承接了一个铁路平交道口改立交工程,光审批就花了1年零7个月,而胜利三路铁路道口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批复了,宜昌的工作作风让我不得不服。”施工方中铁七局项目部副经理李明告诉记者,25天的工期实在是太短了,市住建委主要领导采取一线工作法,几乎每天现场办公一次,倒逼他们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实施畅通工程
“车货人”齐畅格局正形成
“以前每天早晚高峰期,解放路市一医院路段十分拥堵,这条断头路已成我的心头痛。”市民陆先生告诉记者。11月30日,解放路延伸段建成完工,道路从云集路延伸至湖堤路,让陆先生回家之路更顺畅了。
打通断头路,疏通肠梗阻。今年,宜昌拟定了32条“断头路”、“瓶颈路”任务清单,发挥部门综合职能和专业技术优势,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因地施策、多措并举,实施一路一策。目前,西陵二路、夜明珠路、桔乡路、中南路、沿江大道延伸段等建设步伐加快,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在老城区项目施工时注重科学作业,利用道路人行道开辟车行道空间,最大程度减少在建工程施工期间对道路通行的影响,避免产生新的堵点。
提高局部交通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是宜昌市“畅通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针对市民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问题,市住建委会同市交警等部门迅速行动,对城区交通拥堵点进行了排查、梳理和研究,先后启动两批28个“畅通工程”建设项目,除少数项目还在加紧建设外,大多数项目已经完工,并开始发挥积极作用。记者12月3日从市住建委获悉,备受关注的城区畅通工程继7个项目完工后,城区智慧停车项目也确定将于12月31日前完成,届时西陵区、伍家岗区及高新区等中心城区将增加3000个道路泊位。
随着胜利三路与夷陵大道交叉口改造、体育场路与绿萝路交叉口改造、发展大道与城东大道交叉口改造等畅通工程相继完工,宜昌城区交通出行效率、出行安全大幅提升,“车畅其道、货畅其流、人畅其行”的交通出行景象正在迅速形成。
“内中外”三级环网形成
快速路网串起东西南北
让城市出行快起来,还离不开“大动脉”的畅达。去年,宜昌市投资7.29亿元,对东山大道BRT夜明珠路段实施综合改造,从而形成双向4车道高架桥,桥下双向6车道,缓解东西向出行难。
畅行宜昌,城市快速路网功不可没。作为城市快速路大家族中的一员,点军大道在“内中外三级”快速环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一系列大手笔的交通线路相继开工和竣工,宜昌城市交通网络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也方便了市民出行。如今,宜昌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4座长江大桥为主通道的“内中外三级”快速环网。
城内实现了交通大循环,进出城车辆如何畅行无阻?宜昌市谋定而后动,今年年初,点军至长阳龙舟坪的宜长快速通道开建,快速路全长29.7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建好后,从城区20多分钟可到长阳。这是中心城区主要通道之一,按照计划,伍龙一级公路18.2公里、宜黄一级公路8.2公里计划2018年完工;港窑路延伸段(桔乡路-宜巴高速)、花溪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宜巴高速)和江城大道延伸段(夷桥路-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的开通,将打开我市各地通往城区的发展之道。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霁指出,城市建设是精细活,需要下足“绣花”功夫,精心精细精致,落细落小落实,提升城市品质。以人民为中心,用伟大的心态办天大的小事,宜昌蹄疾步稳,正以生动的实践践行对百姓的承诺。(记者 杨春艳 通讯员 周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