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前,他嘱托妻女一定要将18万欠债还了……

记者 杨柳之 作
8年前的那个春天,因为欠债18万元,他请求法院给他两个月时间筹款。当执行法官两个月后如约致电时,他已因肝癌去世,那天正好是他的“五七”。电话那头的妻子哽咽着:“他去世前,特别交代我,雷局(夷陵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雷必强)的电话一定要接,即使砸锅卖铁把家中财产全部变卖,债也一定要还……”
为了他临终时的嘱托,妻女变卖房产,住进出租屋。那年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女儿,主动选择替父还债。她一边工作一边攒钱,用8年时间还了6万元执行款,还还完了父亲的其他债务。12月1日,她在一次性交付6万元执行款后,剩下的6万元被债权人宣布全部免除。至此,案结事了。
办案法官雷必强说,办案十几载,见多了申请人生活艰难,被执行人却百般耍赖的情况,主动担责替父还债的,却是第一次遇到。
一份特别的遗嘱:“砸锅卖铁也要还债”
9年前,45岁的刘义(化名)与宜昌市黄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一份水泥销售合同。因未按期支付20万元货款,刘义被黄花水泥公司诉至法院,随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但刘义在偿还了2万元货款后,再无能力继续还款。无奈之下,水泥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雷局你放心,这个账我一定不会赖,请你给我两个月时间筹款,两个月后我一定把货款清偿。”接到执行通知的刘义,坚定地向夷陵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雷必强承诺。
2009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晚,正焦头烂额四处筹款的刘义怎么也没想到,债台高筑尚一分未了,自己却罹患肝癌病倒在床。
正值中年却被宣告人生只剩一个月,想到欠下的外债,再想想高昂的治疗费用,加上癌症晚期的疼痛折磨,刘义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刘义明白,自己过世后,高额的外债就只能压在妻女身上。不还,对不起良心;还钱,却对不起妻女。
纠结和悔恨交织,折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但在人生弥留之际,他还是向妻子开了口:“保留我的手机号,雷局的电话一定要接,即使砸锅卖铁把家中财产全部变卖,账也一定要还!”
8年艰辛还债路:只为完成父亲的遗愿
“这是爸爸的遗愿,我要替他完成。”那年22岁的女儿刘文(化名)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变卖完父亲留下的房产和家具却依然未能还清债务后,她选择坚持边工作边攒钱为父亲还债。
刘文说:“爸爸一生正直守信,坦坦荡荡,我希望替爸爸还清债务让他安心。”
在刘义去世后的8年里,刘文和母亲住在一间小出租屋里相依为命。这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女孩一边工作一边攒钱,用瘦弱的肩膀承担起替父还债的责任。
三千五千,一万两万……在8年的时间里,刘文一笔一笔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其他债务,还偿还了6万元的执行款。
“‘父债子偿’在法律上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更何况刘义的全部家产已经变卖还债,刘文分文没有继承。但刘文替父还债、遵信守诺的行为令人动容。”执行法官雷必强赞道。
为接力还债感动:债权人免除6万债务
到了2017年,这已是刘义去世的第8个年头。
刘文多次主动与雷必强联系,想将父亲的案子了结。
在夷陵区法院开展集中大执行过程中,雷必强积极联系水泥公司相关负责人,将刘文及其母亲的生活状况和8年来替父还债的事迹一一告知对方,希望促成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协议。
“我们知道她们家里的情况,非常同情,董事长说剩下的12万元货款,只要一次性付清6万元就可以了。”没想到,水泥公司代理人主动提出免除部分债务。
“爸爸终于可以安心了。”在缴纳完最后6万元执行款,领取到结案通知书后,已经成家的刘文百感交集。
至此,这起历时九载的陈年积案得以执结。(记者 裴姝婧 通讯员 黄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