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克难攻坚改革开放——“贯彻十九大精神 在做实上下功夫”述评之七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2017-12-11 10:08:1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记者 高炜

  日前,宜昌综合保税区建设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进入“边申报边建设”状态。

  综合保税区直接关系到相关改革任务能否在宜昌自贸片区落地,它还是评价宜昌开放度的标尺之一。

  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倒逼改革。近年来,宜昌市着力打造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新高地,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更好地结合起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为之一增。

  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过程中,宜昌重点突出、成效卓著,共计出台24项、39条措施,全方位为企业减轻负担。2017年上半年,全市共降低企业成本52.54亿元,预计全年降低企业成本100亿元。

  为增强“放管服”改革实效,宜昌坚持政府做“减法”,换取市场做“加法”、“乘法”。今年,在累计取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88项、下放103项、调整148项的基础上,宜昌再取消、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02项、中介服务事项36项,“一窗办、一网办、帮你办”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模式落地生根。

  不仅如此,宜昌在多个领域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雪亮工程建设等均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改革的鲜明态度,开放的城市气质,使宜昌跨入“自贸时代”。

  宜昌自贸片区4月1日挂牌,成为宜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截至9月,片区累计入驻企业1012家,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多个,总投资506亿元。

  11月20日,首辆宜汉欧货运班列从宜昌东站始发,经过武汉吴家山中心站,远赴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杜伊斯堡。未来,还将有望连通“一带一路”沿线更多节点城市。

  作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平台,宜昌三峡临空经济区总体方案于今年6月获省政府批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着力构建临空产业体系,打造中部地区陆水空联运物流中心,形成宜昌连通世界的“空中走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宜昌的开放带来了经贸合作的日益频繁。今年5月,来自宜昌市茶叶出口国和“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的60名国际客商与我市茶企进行洽谈,共达成7380吨、7.3亿元意向性协议。

  目前,宜昌外经企业达50家,涉及制造加工、制药、建筑工程、现代农业和贸易等多个领域,足迹遍布欧美、日本、非洲、东盟及拉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意味着,对于处在绿色发展、转型跨越历史关口的宜昌而言,面对全省上下竞相发展的新态势,唯有持之以恒改革开放,才能强动力、增活力,再造优势、赢得优势。

  近日,市委市政府连续组团赴武汉东湖高新区考察学习。代表团成员备受启发、深感压力,一致认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自满、停下改革创新步伐。

  改革的脚步永远不能停下,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全市各地各部门要敢于克难攻坚,加快事关全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政务和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监管法治化水平,让企业成本更低,群众办事更便捷。

  各地各单位,各市场主体,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全方位扩大开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战略,做强宜昌区域中心的辐射,促进宜昌开放型经济更加缤纷多彩。

  只要坚持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宜昌就一定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构筑竞争新优势。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