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四代人中,共走出32位教师。市三中的政治老师董翼,是这个家族里最年轻的教师,她在教育岗位上已经耕耘了18载。
2014年,董翼被评为西陵区劳动模范;2015年,被评为宜昌市师德标兵;2016年,她把教师世家的故事带到央视《我有传家宝》节目;2017年,她的家庭被评为湖北省最美家庭。
教书育人,薪火相传。董翼在新时代续写着百年教育世家的光荣与梦想。
教育世家溯百年
“家族最早从教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11年,至今已逾百年!”董翼说,她的曾外祖父是宜昌一位很有名望的教师,祖辈中有9位教书,父辈和她这一辈各有11位教师。
董翼告诉记者:“我的曾外祖父名叫刘京三,1911年毕业于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他坚持改革教育、兴办学堂,为鄂西山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如果说刘京三是家族中最长一辈的教师,开启了教育世家之门,那么董翼的“大爷爷”(实际应该称大姨奶奶)董泽恩则是对这个家族能成为教育世家影响最大的一位,她18岁考取了武汉懿德师范。在董翼印象里,“大爷爷”身材高挑,举止优雅,一头银发浓密整齐,衣服也总是洁净素雅。她一生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是董家的灵魂人物。
家境艰难,董泽恩宁愿自己打工挣钱养活一家六口,也坚持让4个年幼的妹妹都接受了良好教育。后来,其中3个都读完大学,当了老师,又找了3个当老师的妹夫。而她为了照顾妹妹们,错过了最好年华,一生独身。
师德仁心是家训
董翼说,“大爷爷”常说两句话,一是助人为本,二是安于奉献,她的一生始终践行着这两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孩能上学读书的机会不多,家里穷的一般不让女孩上学,董泽恩就拿出工资资助。要是学生家里不同意,她还到学生家中去苦苦劝说,告诉她们读书的重要性,鼓励她们勇敢把握自己的命运。
正是在董泽恩的影响下,董家四代人都秉承师德仁心。今年96岁的董泽贵是董泽恩的妹妹,几十年教书育人,教育学生如母亲一般耐心、细致。
“每当看着一批批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我就无比高兴,桃李满天下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董泽贵说,教书育人是件幸福的事,他们整个家族都对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一定要延续下去。
无怨无悔付此生
百年教育世家传承到了董翼这一代,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她儿时的梦想,也成了她长大后必然的人生选择。
董翼说,高考时她和父亲商量,选择了三峡大学英语系。然而事与愿违,董翼收到的入学通知书却是英语旅游专业。“我最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转到了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9年大学毕业后,董翼回到母校市三中任教,儿时的梦想终于成真。
本来董翼教语文,但学校政治老师缺乏,她二话不说,接手当了政治老师,至今带整个年级政治课。后来学校开设计算机信息课,她又服从安排,最多时带两个年级的计算机信息课。为了更好的教育效果,董翼还依靠自学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帮助学生解决了不少“成长的烦恼”,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或许因为更加理解和尊重教师这个职业,她也选择了同行喻华老师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工作上、生活中相互鼓励、携手前行。董翼坦言,家族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选择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却是缘于内心的热爱,“我喜欢和孩子们谈心,听他们五颜六色的梦想;我喜欢看孩子们无邪的笑脸,让我感受这个世界的单纯美好。我想我会一直站在讲台上,和学生共同成长。”(记者 黄彦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