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 一生赋诗9首颂屈原!

来源:[ 央视新闻 中国日报]   2017-12-15 09:21:35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当我死时》 |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今日辞世

  享年90岁

  余光中是知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他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余光中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驰誉海内外,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

  余光中曾来湖北,大赞端午节申遗

 

 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诗会

  2010年6月16日,在中国端午节申报“世遗”成功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来到屈原故里秭归,参加了屈原的纪念活动,并亲自吟诵了新诗——《秭归祭屈原》。

  “屈原故里端午诗会”是端午节申遗成功后首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之一。余光中对“申遗”高度认可。

  余光中认为,申遗成功代表了国际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认可,申遗举动说明中国社会日益重视文化的意义。“屈原、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都是我们的源头,上流清,下流畅。诗人们的情操是我们的胎记,不可磨灭,这根文化接力棒不能从我们手里落到地上。”余光中认为,传承优秀古典文化是当代人的责任。

  赋诗9首颂屈原!

  余光中:屈原是我们的源头

  余光中说,“我最想做的事是中文,一直致力于四度空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的我,希望把中文这个半径延长,影响到更多人。”

  在余先生的近千首诗作中,有二十多首诗是吟咏历代诗人的;单写屈原的诗歌就有九首之多!

  写于1951年台湾诗人节的《淡水河边吊屈原》

  写于1973年端午的《水仙操》

  写于1980年7月11日端午节的《竞渡》

  写于1989年4月23日的《漂给屈原》

  写于1993年6月16日的《凭我一哭——岂能为屈原召魂?》

  2005年6月11日,77岁高龄的余光中应邀到湖南参访,他在屈原投江的地方,写下了大气磅礴的《汨罗江神》

  2010年6月16日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屈原公祭典礼上,82岁的余光中朗诵了他一泻千里的长诗《秭归祭屈原》

  2013年5月30日,他在“诗歌的太阳——两岸屈原文化交流与诗会”上,朗诵了他的新作《颂屈原》

  2014年5月29日,余光中参加在河南举办的中国(开封)宋韵端午诗会,作诗《招魂》,是他又一首歌颂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

  23岁时,余光中“结缘”屈原

  余光中年轻时

  余光中17岁那年随父母从重庆坐船回南京时,曾路过秭归,在浩瀚的江面上远远地眺望屈子祠和屈庙。23岁时,他第一次写下《淡水河边吊屈原》:“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2013年,他又在《颂屈原》里赞叹道:“楚臣的龙舟万桨扬波,却年年回到江南;回到岭南,回到海南;更回到,今日,海峡此岸。”——屈原,就这样流淌在余先生的心里,诗里,血脉里。

  余光中说:“中国诗人都有屈原情结。屈原伟大的作品和情操,是我们的文化胎记,不可磨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们要做屈原的传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虽九死犹未悔的气节,应是所有读书人致力学习的气质。”

  水仙操——吊屈原

  把影子投在水上的,都患了洁癖,

  一种高贵的绝症,

  把名字投在风中的,

  衣带便飘在风中,

  清芬从风里来,楚歌从清芬里来,

  美从烈士的胎里带来,

  水动之后,从回荡的波里升起,

  犹佩青青的叶长似剑,

  灿灿的花开如冕,

  钵小如舟,山长水远,是湘江。

  (1973年)

  颂屈原

  王冠不锈能传后几代呢?

  桂冠不凋却飘香到现在!

  秦王的兵车千轮扬尘,

  何以一去竟不返?

  楚臣的龙舟万桨扬波,

  却年年回到江南;

  回到岭南,回到海南;

  更回到,今日,海峡此岸。

  (2013年5月10日)

  本文部分内容由湖北省台办副主任涂阳斌提供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