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揭兴伟、通讯员吕敏)12月15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宜昌市农科院申报的“宜昌猕猴桃”、“宜昌宜红”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了现场审定与品质鉴评。
专家组对两个农产品的地域范围、人文历史、发展潜力与品牌提升方向进行了现场审定,认为“宜昌猕猴桃”和“宜昌宜红”人文历史悠久,产品品质独特,保护“宜昌猕猴桃”和“宜昌宜红”传统地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意义深远,一致同意两个农产品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现场审定。
专家组还对“宜昌猕猴桃”和“宜昌宜红”产品的外在感官特征及色、香、味、形进行了现场鉴评,一致认为“宜昌猕猴桃”品质特征为“果实为浆果,呈椭圆形、卵圆形或圆柱形,单果重80-120g。果皮呈绿色或黄褐色,表皮被绒毛、硬刺或无毛。果肉多为绿色、黄色。香气浓郁,果肉细软,爽滑多汁,酸甜可口”;“宜昌宜红”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细匀整,乌润带金毫;甜香浓郁持久,带花果香;汤色橘红明亮;滋味醇爽;叶底细嫩匀整红亮。”
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友海告诉记者,宜昌是世界猕猴桃起源地,发展猕猴桃产业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广阔的市场前景、独特的品牌优势。2015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将猕猴桃产业作为特色产业予以大力支持培育。按照这一规划部署,市农科院今年建成了猕猴桃品种资源圃,目前入圃近20个优良品种。“宜红”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我国传统工夫红茶典型代表之一,曾与祁红、滇红齐名,具有鲜明的地理标志特征。宜昌作为“宜红”核心原产地,近年来着力将红茶产业的生态优势、品质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及影响力,科学布局,进一步整合资源、统一品牌,突破性发展红茶产业。
据悉,下一步,“宜昌猕猴桃”、“宜昌宜红”将迎接农业部评审,如果地理标志成功登记认证,将对我市农产品品牌整合、产业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