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宜昌祭出组合拳落实“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

来源:[ ]   2017-12-20 10:41:09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周霁张家胜参加长江岸线生态复绿植树活动时强调

以压倒性力度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

(记者张元媛 谭廷)12月1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家胜和全市200多名干部群众一道,参加长江岸线生态复绿植树活动,要求以压倒性力度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加快推进“四季挖窝、三季种树”,丰富长江岸线生态景观,实现应绿尽绿。

上午9时许,周霁、张家胜一行来到猇亭区云池街办方家岗村生态湿地江边的植树活动现场,与干部群众一同挥锹铲土、灌溉浇水,种下一棵棵新苗。在本次植树活动中,干部群众共栽植杨树、垂柳等1700多株,复绿长江岸线930米,面积50余亩。当天,各县市区同步开展植树活动,2000多名干部群众热情参与,栽植树木12690株。

周霁一边植树,一边向市林业、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了解我市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情况。他说,推进长江岸线生态复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同欲、团结协作,才能换回长江宜昌段一江两岸绿意盎然。要切实把全市人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引导他们积极投身长江岸线生态复绿中来,不断增强生态自觉。要加强技术指导,优选低成本、易成活的树种,确保取得实效。

植树间隙,周霁走上江堤,察看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湛蓝的天空下,对岸的远山、碧绿的江水、近处的芦苇,共同勾勒出一幅秀美的长江画卷。他指出,推进长江岸线生态复绿,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宜昌推进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环境整治,打造全域景区、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举措,要加快推进“四季挖窝、三季种树”,形成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长江岸线森林生态系统,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要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岸线资源,加快推进非法码头整治和现有码头资源整合,让出更多生态空间,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绿色福利。

据了解,长江宜昌段需修复57公里,植树3000亩,植树总量达到26万株。同时,我市还将绿化两岸荒山1.18万亩。自今年10月我市启动长江岸线生态复绿工程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长江岸线生态复绿造林11.7万余株,占计划任务的45%;复绿面积1210亩,占计划任务的40%;复绿长江岸线长度约22公里。

目前,生态复绿工程已在沿江6个县市区191个地段全面展开,计划2018年3月底前完成全面造林任务并开展验收。

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再行动

宜昌田田化工开始正式拆除

(记者李仁玺)在去年11月底主动关停后,昨日上午,位于长江南岸边的宜昌田田化工生产装置正式开始拆除。从此,这座前身为原宜昌县化肥厂的老企业,为了给保护长江生态让路,这个老厂将只能成为艾家镇当地居民的一种回忆。

昨日上午9时30分,在三宁化工常务副总经理、田田化工董事长殷银华的发令下,早已集结在现场的一支专业施工队迅速行动。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总估值近2亿元的300多台套生产装置,将全部拆除清理完毕。

从1970年建成,到如今被拆除,田田化工已走过47个春秋,其前身为原宜昌县化肥厂,2001年因区划调整更名为宜昌田田化工厂,2009年,企业接受湖北三宁化工重组,成为三宁化工的全资子公司。“在三宁重组后,企业每年可实现利润总额近2000万元,税收近1800万元。”殷银华说。

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宜昌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出决策,在2020年底以前,将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而田田化工距长江最近处只有100多米。对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田田化工积极响应。去年11月30日,田田化工主动关停所有生产装置,启动职工安置、资产清算工作。

田田化工总经理李先云告诉记者,公司已投入2600余万元用于482名职工安置,还组织6期转岗培训、8次专场招聘,帮助职工就业创业。目前,安置工作总体平稳有序。

殷银华表示,在生产装置拆除完成后,公司还将根据厂区土地检测分析情况,制定土壤恢复治理方案,切实做到“房子拆尽、装置拆尽、土壤处理干净”。

据了解到,截至目前,包括田田化工在内,宜昌沿江已有25家化工企业关停,大部分生产装置已经拆除。

860万尾鱼苗放流长江 创下增殖放流鱼苗尾数最多记录

渔民说:下一代还可捞到吃到长江鱼

(记者张元媛)19日上午,在位于点军区艾家镇的中华鲟保护区救治中心码头,宜昌市渔政处举行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包括305尾中华鲟在内的860万尾鱼苗被放入长江,创下一次增殖放流鱼苗尾数最多的记录。

上午9点,增殖放流志愿者罗芳缓缓倾斜水桶,鱼苗争先恐后跃入长江,开启全新生活。参加放流活动的还有渔民代表,他们是长江渔业资源增加最直接的受益者,58岁的渔民老杨告诉记者,他即将退休弃船上岸,“放流对我们渔民大有好处,我虽然要退休了,但长江里鱼多了,下一代还可以捞到长江鱼、吃到长江鱼。”

渔政部门介绍,这次放流总数量达到860万尾,品种包括鲢鱼、鳙鱼、鳊鱼以及草鱼四个品种,另外还有305尾2016年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

市渔政处处长何广文介绍,通过10多年的增殖放流,渔业资源量有明显的回升,比如以鱼为食的江豚,能在宜昌江段长期生存下来,并且数量不断增长,形成10-20头的种群,说明这几年增殖放流的渔业资源比原来更丰富了。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