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秭归乡村医生向永超正在医院里治疗。他的妻子也在医院陪护。 记者闫承敏摄
本报记者闫承敏
一年365天,每天都有可能出诊;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都有可能出诊。昨日,记者在秭归县人民医院,采访了坚守乡村25年的秭归屈原镇仙女坪村卫生室医生向永超。
1月8日,向永超冒雪出诊,在病人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目前在秭归县人民医院内科治疗。两次支架及后期治疗费约需10万元,已成为向永超面临的难题。

向永超在医院接受治疗。
记者闫承敏 摄
冒雪出诊突然发病
1月8日,海拔800米的仙女坪村室外温度零下4℃,地面积雪盈尺,天寒地冻。
当日上午10时,村民谭红珍因为高烧40℃,正在家里等待医生上门治疗。7日,向永超已给她打过一针。
不久,向永超冒雪骑摩托车来到谭红珍家。给谭红珍注射以后,向永超准备去为同村80岁老人向文翠看病。向文翠患的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双方已约好时间。
向永超正准备出门时,突然觉得呼吸困难、胸部疼痛。他心里一紧,估计是心肌梗塞的前兆,随即向镇卫生院院长秦康乐求援。
当时,从仙女坪村—屈原镇—过渡到县城的通道,已因积雪无法通行。只能绕道走仙女坪村—兴山峡口镇—香溪过渡—郭家坝镇—县城的道路。平时2小时路程,当天足足走了5小时。幸好120提前在香溪渡口等候,村委会安排了一辆越野车送病人对接。
昨日,秭归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郑忠爱介绍,因为当时得知向永超的病情或是心肌梗塞,所以及时做好准备,病人送到导管室,快速确诊为心肌梗塞后,立即行溶栓及放置支架等处理,仅用26分钟,及时缓解了病情。
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杨成林说,向永超当时病情很重,估计与劳累和天气寒冷有关。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人的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回旋枝已完全闭塞,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且,他的心脏还需要再次置入支架,才能化解后顾之忧。
行医25年从未被投诉
昨日,记者在秭归县人民医院6楼内科49床,看到正在输液的向永超。此前,秭归县卫生计生局已派代表前去看望。
今年47岁的向永超1992年从秭归卫校毕业后,到屈原镇漆树坪煤矿做医务后勤,2年后在老家链子崖村开了一家诊所,1997年到小西陵峡村卫生室工作,2003年到合并后的西陵峡村卫生室工作,2014年调到更偏远的仙女坪村卫生室。
屈原镇卫生院院长秦康乐说,向永超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病人当家人,非常热情。25年来,一直在乡村为群众服务。一年365天,包括除夕初一,每天都有上门就诊的经历;一天24个小时,每个时间段只要有病人告急,他拎着包跨上摩托车就出诊。
正在医院照顾丈夫的熊佳春和丈夫向永超是同行,他们一个在江南西陵峡村,一个在江北仙女坪村,虽然都在一个镇上,但是相距50公里路和一条长江,只有周末才能相聚,是标准的周末夫妻。即使如此,只要仙女坪村的村民打来电话,周末夫妻就得提前作别。
熊佳春说,有一次,她要丈夫帮自己做一点事,向永超也答应了。结果仙女坪村有村民打来电话,向永超就提前回去了。为这事,她有好长一段时间对丈夫有意见。后来,仙女坪村的村民给她打电话找向永超,每次都对向医生赞不绝口,心里很有成就感,就理解了丈夫。
从22岁开始行医到47岁,向永超当了25年的乡村医生,先后给12万多人次看过病。被各级部门授予“屈原镇先进医务工作者”、“秭归县最美乡村医生”、“宜昌楷模”等多种荣誉。
治疗费用成为难题
据主治医生介绍,向永超的冠状动脉回旋支及前降支均有狭窄梗塞。目前,急诊做了回旋支,预计住院费用在5万元,后期第一年排异费用预计1万元。根据向永超的新农合医保,他能报销大约1.5万元。此后还要再做一次支架,预计4万多元,能报销的仅有1万元。
据了解,向永超家里还有三位老人和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夫妻两人的收入与各种开支刚刚平衡,难有积蓄。这次住院,让向永超欣慰的是,县卫生计生部门领导已经表示,先看病,费用慢慢来解决。但熊佳春却非常着急,毕竟还有7.5万元的缺口,而且后期需要终身服药,每年的开支为3000-5000元。
据向永超的同事余山林介绍,向永超夫妇一直在基层村卫生室工作,工资微薄,家中3位老人也是慢性病缠身。特别是2015年向永超的父亲突发心肌梗塞,目前仍在进行药物治疗。去年底,向永超的儿子意外摔伤致手掌骨折,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田强教授表示,向永超不管天晴下雨,无论风雪交加,在25年时间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根在最基层,为最偏远和最需要关心的村民提供服务的举动,使他深受感动。
坚持行医25年,为12万人次服务的宜昌楷模面临困境,有爱心的读者和市民,如果想要帮帮这个家庭,请您伸出援助之手,将娟娟暖流汇入到这个需要关爱的家庭。捐助账号,农业银行6228270771249799271,户名向永超。如果您有其他关爱之念,也可以联系记者13872612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