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为驾驶员送热水 1月17日10时55分,宜昌联棚高速因大雾临时封闭,省高警三峡大队志愿者服务人员给在此等候了近十小时的驾驶员送热水,为他们解忧。 (记者 吴延 摄)
宜昌今年首个大雾橙色预警
本网讯(记者 张宇新)17日6时04分,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宜昌市大部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局部小于100米的雾。中午开始,大雾逐渐消散,能见度开始好转。
针对大雾天气,市气象台发布了防御指南: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工作;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调度指挥;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车、船的行进速度;减少户外活动。
遇临时管制 切莫“雾”上高速
本网讯(记者龚昌俊、通讯员马原)1月17日,大雾笼罩,宜昌大多地区能见度小于200米、局部小于100米、部分交通路段能见度不足50米。对此,宜昌交警部门、省高警各相关大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发布出行线路和安全提示信息,全力保畅通、保安全。早上7时许,记者在高速路东山入口处发现,高新交警大队在此设置了“前方高速封闭,敬请车辆绕行”的提示牌,并有3名交警在此值守。
高速路路政部门根据大雾发生的时间、影响范围、特别是大雾能见度对交通行车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判,及时发布大雾天气预警,配合交警部门做好交通管制;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绕行引导标志;通过电子显示屏发布禁行、限速信息,提醒驾乘人员安全谨慎驾驶;通过交通电台、网络、微博,及时向社会发布高速公路通行情况。
从当天上午11点30分开始,随着能见度提高,相关高速路段逐步解除交通管制,各关闭入口逐步开放,恢复正常通行。
早高峰车流疏导 冲破浓雾包围
本网讯(记者龚昌俊、通讯员朱华刚)1月17日,城区被浓雾包围,浓浓大雾严重影响交通视线,影响道路的安全畅通,市交警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大批交警坚守岗位疏导交通、加强道路巡查,预防交通事故和拥堵,确保交通畅通。
当天清晨,高新区东山园区、白洋园区能见度仅50米,峡州大道能见度更低,只有15米左右。一大早,高新交警大队东山中队中队长周丹带领民警在发展大道东山高速入口路段加强路面管控,引导车辆通行。
当日6时,西陵交警大队民警比平常提前1个小时上路执勤。西陵交警大队增派多名警力在东山大道、沿江大道、云集路、西陵一路等部分路段采取分流、提车疏导等措施,缓解大雾对早高峰交通产生的影响。
由于点军区的能见度不足100米,夷桥路因联棚高速入口封闭,等候上高速路的汽车排起了长队。点军交警大队迅速应对,增派警力疏通夷桥路堵点,一部分民警对准备驾车前往高速的驾驶员进行劝返,一部分民警指挥车辆掉头绕行。
当天天还未亮,伍家高速入口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禁止车辆从高速通行,伍家交警大队的民警们赶到高速入口处,禁止车辆上高速,并疏导拥堵车辆。与此同时,其他民警在城东大道、东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各重要路口疏导交通。
猇亭大道大桥收费站路段因大雾容易造成车辆拥堵,猇亭交警大队民警及时赶到现场,引导等候高速开放的车辆规范停靠,不将车辆停放在国道上,没有影响其他的车辆通行。
提醒
雾天行车三注意
市交警支队提醒广大驾驶员,雾天行车注意三方面事项,确保雾中行车安全。
一是雾天行车及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利用灯光来提高能见度,但不要使用远光灯。
二是在雾中应尽量低速行驶,严格根据能见度控制车速,车辆之间及行人之间都要保持充分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可适时鸣笛,以引起行人和车辆驾驶人注意。
三是遇大雾时,挡风玻璃上凝结的水汽会使驾驶者视线受损,因此行驶中要勤用雨刷刷去水汽,以提高视线的清晰度,并将车窗打开一条缝,使车内外空气流通,温度保持一致,避免挡风玻璃内凝结雾气,保持视线良好,避免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