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廖全 通讯员 任洁 王美玲)3月12日,远安县花林寺镇木瓜铺村小广场,阳光照在结伴拉家常的人们脸上,惬意!
“灰瓦白墙绿树绕,街巷整洁环境美,健身娱乐有广场,图书室里人气旺……”木瓜铺村人们的歌声里,描绘的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甜蜜果实。
去年10月24日,远安县以木瓜铺村为试点,探索建立道德理事会。通过选贤举能,选举产生了吴忠成等七名道德理事会成员。从此,这些乡贤充当起上下沟通的“黏合剂”、维护和谐的“润滑剂”、文明教化的“催化剂”。
去年12月,远安县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木瓜铺村民大多不理解,吴忠成带队走家串户,宣讲环境整治的意义。道德理事会成员主动带头整治环境卫生,许多村民也跟着动起来。
吴忠成说:“两口子吵架、婆媳关系紧张等小问题,村里的人都会找我们出面解决。我们偏不倚地调解处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庭内部。”如今,在木瓜铺村,村民有事先想到的是道德理事会,小问题都解决在了村里。
过去的刘仁新以懒散出名。道理理事会成员前后5次来到刘仁新家中做工作,在理事会的“督促”下,刘仁新勤快多了。“看到自己的名字一直在黑名单上,面子上过意不去。”刘仁新口中的“黑名单”是村道德理事会设立的一个奖罚榜单。针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纳入“黑名单”。对于在自立自强、孝老爱亲等方面的突出典型,纳入“红榜”,并对其进行宣传表彰。
漫步木瓜铺村,移风易俗标语随处可见,小广场的醒目位置还张贴着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的操办、村庄环境治理等作出了明确规范约束。
道德理事会成员以乡音开路、带乡情进村,活跃在村“两委”与村民之间,“小事找乡贤,大事找政府”的理念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