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榜样力量 争做实干标兵
本网讯(记者王莹、见习记者杨心羽)3月23日、26日,三峡日报头版连续推出《棚改征收二十年 情系百姓安居梦 共产党员张忱彬累倒在工作岗位》和《棚户改造排头兵——追记市征收办主任、共产党员张忱彬》的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张忱彬的同事姜雪莲说:“朋友圈被三峡日报报道刷屏了,同事、身边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网友和市民都在表达对这位党员干部的由衷敬佩和深切缅怀。”
“在春暖花开时你安静地走了,留下了无限的悲思!”张忱彬离世的消息,令曾在市房管局担任纪检组长的马王涛万分悲痛。他说,8年时间,从龙盘湖到平湖半岛,从万达广场到中建之星,从沿江大道到宜万铁路,宜昌的每一个标志建筑的崛起都有他的身影。
宜昌新区推进办综合部的贺涛说,身为专家实干型的领导和兄长,张忱彬在工作中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启迪。“我们将继承他的遗志,用忠诚、实干、担当,为城市发展努力,为百姓安居奋斗。”
高新区征收处挂职干部王束寒感慨地说:“张主任提出的好多建议,都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考虑,对我影响深远。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会像他一样,遇到问题多站在百姓角度去思考,多办实事。”
新时代呼唤“排头兵精神”
——张忱彬事迹启示录
三峡日报评论员
论职位,张忱彬是位级别不算低的副县级领导;论工作,他是个坚持一线20年、敢做敢当的征收先锋,更是棚户区居民衷心爱戴的“棚改排头兵”。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高度自觉的“排头兵精神”。
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城市提档升级,市民安居乐业,征收拆迁无可避免。在世人都知征收拆迁难的岗位上,张忱彬一干就是20年。不光是开会部署,而是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更当排头兵。尤其是近几年,他率领的棚改征收团队人员没有增加,年度任务却翻了几番,但他不叫苦,不叫难,更没有将矛盾上交,而是硬生生地将任务扛在肩头。这种勇于担当、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正是“排头兵精神”的生动体现。“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学习张忱彬,就要做敢于冲锋陷阵、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排头兵,关键时刻我先上,艰难困苦我先扛,用不懈奋斗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民至上的民生情怀。征收拆迁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很难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矛盾对立。尤其是棚改征收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事杂,为推动项目实施,张忱彬总是遍访棚户小巷、扎根现场一线,以“能帮群众多想一个辙儿,群众就少一份难事儿”的平民情怀,认真倾听群众意见,设身处地为民着想,想方设法为民解忧,扑下身子甘当服务大员。将政策的执行力度与百姓的承受程度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学习张忱彬,就“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敢为人先的创新本领。张忱彬不仅是敢打敢拼的猛将,更是善作善成的工匠。在领导和同事眼中,他是征收业务的“排头兵”,是征收政策的“活字典”,更是安置方式的“创新者”。他结合多年实践探索的“安置先行、以房等人”新模式,受到棚改居民的普遍欢迎,成为全国首创。他探索的“谅解协议”,让征收双方求同存异、互谅互让,使征收工作大大提速。
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宜昌棚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他本人也多次应邀到兄弟市州作征收业务培训。学习张忱彬,就要干一行钻一行,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和能力,自觉做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排头兵”。
今日宜昌,正处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张忱彬一样,自觉站排头、当尖兵,迎难而上、奋勇争先,不负伟大时代,共创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