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学校搭台,为科技成果转化助力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2018-04-08 11:18:31 作者:   选择字号:大

谭爱华教授(中)在检查菌种生长情况。(通讯员 张伯康 摄)

 

  科研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有老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生动案例。而学校也在不断尝试机制改革和创新,先成立教授工作室,后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这些举措,只为给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更优越的条件。

 项目科研为产业脱贫开路

  宜昌是食用菌种植大市,如何避免“量大、价贱、耗资源”的痛,是菇农的心愿,也是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教授、市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谭爱华的心之所系。

  长期以来,谭爱华的研究课题都围绕常规食用菌和野生紫陀螺菌等项目展开。2014年起,她将眼光投向了珍稀食用菌——羊肚菌的培植项目。

  羊肚菌不仅只需半年时间就能收获,而且亩产量可达150公斤以上,扣除成本每亩收入可达万元,最最重要的是羊肚菌使用如树叶、锯末、草料、谷壳等再生有机物质做菌种培育的基质,不仅减少了林木资源消耗,还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在3年多的时间里,她积极申报羊肚菌相关科研项目,在宜昌山区及平原县市开展试验研究,因地制宜制订羊肚菌栽培技术方案,指导农户进行示范栽培。长期不辞辛劳的奔波,只为破解羊肚菌培植中的各种技术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峰、秭归、长阳、枝江、当阳等地的菌农在谭爱华的指导下,羊肚菌种植成功,品质很好。羊肚菌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致富“菌”,带领他们奔跑在精准脱贫的大道上。

工作室开创产学研新模式

  在石头上种绿草鲜花、在峭壁悬崖上人工植绿,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的事情却是事实,这一切得归功于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金章利副教授,以及她获得的“植被混凝土绿化添加剂AB菌”和“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抗滑系统”两项专利。

  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金章利一开始只能和谭爱华一样“单打独斗”,“很多项目只能简单地培训指导一下,没办法深入合作。”

  2017年初,学校支持她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落实了办公场所、电脑设备、200多平方米的实验基地。“工作室模式在前期校企对接时,更能赢得客户信任;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将技术操作中发现的问题直接反馈给学校,便于再次进行优化升级;随着AB菌等科技成果在全国的推广,也同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工作室的成立开创了以服务社会带动产业发展的产、学、研新模式,也为学校其他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典范。工作室成立后仅半个月时间,她就接到了4个生态治理项目的咨询。

  为将工作室做大做强,工作室管理小组还确定了以4年为周期的“小目标”,以让更多老师走出学校,让优秀企业家走进学校,以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让学校老师能够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跨专业交叉融合研究,从而提升教学品质,引领专业教学共同发展。

创新创业学院为产学研助力

  近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与科研处合署办公,负责学校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对创客中心、大学生双创园的管理等工作。

  据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校科研处处长余远国教授介绍,学院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行业、产业和市场需求对接,本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捋顺知识、技术、产品、商品这条转化链条,让老师们的科研能更好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服务,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有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学院将高标准建立产品孵化中心,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产品试验中转站。

  余远国告诉记者,创新创业学院占地近3万平方米,其规模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占居首位。目前,学校管理团队正在全国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开展调研以借鉴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包含“双创”内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引进标志性科技型企业,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记者 雷春桃 本报通讯员 张伯康)

生产力才是硬道理

  高校的科技成果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指标和较强的先进性,但成熟性和实用性则是其薄弱之处。许多科研人员重视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而忽视了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成果轻推广的思想直接导致了高校与市场、企业联系的脱节,造成大量科技成果游离于企业之外,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必须瞄准“市场”这块试金石,只有在市场上转化为生产力才是硬道理。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为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一直在努力探索,无论是成立教授工作室还是建立专门的学院,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能更好地与市场对接。

  相信学校花大气力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一旦投入使用就能发挥巨大效应,不但老师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学校师生科创队伍也都能尽快融入“双创”大军,为宜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雷春桃)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