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付章良、杨婧)“非法采砂全面取缔,每年清淤的大几百万也省了。”4月10日,记者在秭归县水利局采访时,局长郑平指着县政府印发的《秭归县河道清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说,同时办成这两件事,靠的就是这个。
“长江大保护”在长江流域展开后,作为坝上库首第一县,秭归县面临着长江干支流生态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多重压力,尤其是境内非法采砂等问题,严重破坏了长江生态环境。
2017年,秭归县关停了支流沿线20家采砂厂,全县中小河流实现全面禁采。
禁采的结果是,境内砂石短缺,项目建设成本激增。
而淤积的河道终究要清理。去年,秭归县财政拨付600万元,加上该县水利局自筹的150万元,勉强完成了清淤工作。
如何在清淤的同时,又杜绝乱采滥挖?
反复研究后,2017年12月4日,秭归县政府下发《通知》,按照“程序规范化、作业专业化、措施环保化、资源国有化”的原则,针对河道清淤、砂石经营等出台了新规。
《通知》出台没多久,梅家河乡政府就找上了门,要求对辖区内长江一级支流梅家河清淤疏浚。随后,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测,并编制了可行性论证报告。今年1月10日,县政府授权国有公司秭归久源水利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梅家河清淤43000方。
“国有公司清淤,能确保清淤量,管得住!”县水利局执法监管人员杜旭表示。目前,该河流已完成清淤15000方,所有采砂石全部用于县里的扶贫项目建设。
服务项目建设,久源水投也保本经营,以每方25元的价格销售给加工厂。“绝不会乱喊价。”久源水投常务副总经理向红承诺。
砂石加工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每方的售价控制在70元左右。“去年,一方砂石运到梅家河至少100元,现在很便宜了些。”宜昌博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张血联说。
“我们将在6个乡镇设立8个加工点,对所有砂石实行限价销售。”郑平还告诉记者,长江一级支流童庄河、九畹溪的清淤工作也已经展开,这些砂石将在社会加工厂完成加工,并进入市场。加工厂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价格,但不能哄抬物价,否则将被取消经营资格。
“秭归模式破解了非法采砂的监管难题,规范了河道管理,杜绝了乱采滥挖。”市水政督察支队支队长刘院生说,目前,该模式正在试行完善中,有望在全市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