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田小春 刘晋辛)如何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不仅是市民们最关心的民生话题,更是有关职能部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
自宜昌市开展餐厨垃圾集中整治行动以来,成效初显:城区共有大小7000多家餐饮企业,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业签订餐厨垃圾收运服务协议,餐厨垃圾日收集处理量由整治前的25吨提高到了现在的80吨左右。
1025家企业签订餐厨垃圾收运服务协议
自3月初宜昌城区启动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理以来,餐厨垃圾收集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截至4月13日,签订餐厨垃圾收运服务协议的企业累计1025家。其中,学校91家,占签约总比例的8.88%;企业(小区)98家,占签约总比例的9.56%;机关单位105家,占签约总比例的10.24%;宾馆饭店731家,占签约总比例的71.32%。
餐厨垃圾日收集处理量由整治前的25吨提高到了现在的80吨左右。市城监支队副支队长赵小多介绍,根据城区餐饮企业分布和餐厨垃圾生产量的区别,各个区被划定相应不等的集中收运处理任务。
4月下旬,宜昌市将继续加大“收集”和“处理”两个环节的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能力,并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监督管理,以提高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让餐厨垃圾无处可“逃”,保障市民餐桌安全。
作为湖北省第二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今年,国家将对宜昌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进行验收。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后变废为宝
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签订餐厨垃圾收运服务协议的餐饮企业也越来越多。
但记者从市环卫处当日的数据中得知,正常收运的有799家,其中80家单位未收到餐厨垃圾。“尽管签约了回收了,但有些企业依然不能完全理解集中收运的意义。”根据执法经验,赵小多介绍说,对于企业来说,私卖餐厨垃圾每年有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获利,要从“有偿”到现在的“无偿”收运处理,部分企业一时难以接受。
赵小多说,因为城区餐厨垃圾收运面广、任务重,一些散落在背街小巷的小餐馆,还没来得及签约、执法到位,也造成了一部分餐厨垃圾游离于集中收运处理之外。
餐厨垃圾在经统一收集、分类以及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后,也能变废为宝,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宜昌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达到200吨,虽然处理量比以前大幅增加,但处理能力仍有很大富余。”赵小多说,宜昌城区每天产生约169吨餐厨垃圾,但被集中收运处理的却不足80吨,剩余餐厨垃圾的去向,应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企业主动签约全天监管担起社会之责
大部分签约企业积极参与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理,为顾客设下饮食安全防线。从签约到监管都主动配合的水悦城商场,不仅收获了同行的称赞,也受到了顾客的一致认可。
4月13日,在水悦城负一楼和五楼的餐饮区,记者走进多个餐厅后厨看到,每个餐厅都放置有240升或120升的绿色垃圾桶,上面印有“餐厨垃圾专用”及餐厅名称、编号,餐厨垃圾都能够获得有序收集和运出。
“餐厨垃圾集中处理是生态环保的大势所趋,我们愿意配合整治行动。”水悦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瑜说,自全市提倡集中收运处理餐厨垃圾开始,水悦城就积极响应。2017年1月,水悦城主动签订了餐厨垃圾收运服务协议。
为了规范回收,每家餐饮企业在进场时,均要签订餐厨垃圾清运的安全责任书,确保餐厨垃圾100%统一回收,商场监控中心每天24小时对餐厨垃圾房进行视频监管。
“以往将餐厨垃圾卖给商贩,每年有五六万元的收入,但舍弃这部分收益能给企业带来更多价值。”王瑜说,餐厨垃圾处理好坏不仅直接关乎商场形象,更是能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协调发展的保证,这是企业应该思考和担起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