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冯向东:用实力让情怀落地

来源:[ 三峡热线]   2018-04-18 14:34:5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冯向东分析检测数据


冯向东对半成品进行检验


冯向东与精英QC小组成员探讨课题

       三峡热线网讯(编辑林夕)伫立在实验室的窗口,酒香淡淡地飘散在空气中,树枝在春风的鼓动下萌发出新芽,温柔的阳光铺满了窗外这片宁静的绿,四月的稻花香厂区处处跃动着鲜活的生命,而身处实验室的检验处处长冯向东却无暇欣赏厂区的风景,正忙的脚不沾地。“你看这地上成箱的基酒样品,这个月我们还有250多个样品需要检测呢。”冯向东一边介绍,一边用戴着手套的手抽出样品瓶,缓缓地将待检测的白酒样品注入瓶中,做好标注后放进仪器里。这样忙碌的日子,在他23年的职业生涯中,早已司空见惯。

将专心嵌入匠心

    “1995年刚进来那会儿,公司上上下下加起来才70多号人,检测团队的人员少,实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不高,可白酒检验的进度分分钟耽误不得。每次检验我都得将气相色谱仪检测到的信号通过记录仪转化成色谱图,然后用直尺一一测量,经过计算来了解目标物的浓度。”回忆起刚入厂的点滴,冯向东百感交集,20多年来,他目睹着科技中心从坑洼田地上拔地而起,见证着稻花香日新月异的发展巨变,他明白,他一直守望的稻花香梦正在一点点成为现实。

每一次检测对冯向东而言都是一次信任的传递,他肩上所承担的使命,既繁复又艰巨。从进厂的每一捧粮食到出厂的每一滴酒,都需要历经近90项检测指标的层层考验,来确保产品由内而外的完美无缺。在同事的眼里,冯向东是个十足的“细节控”,针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一项理化指标和检验工序,他都制定了严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不论是对白酒酒质、产品外包装还是员工食堂时蔬的检测,他都要求自己和团队人员严格把控,力求每一步都做到精细化操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冯向东的办公室里,一摞摞检测报告满满当当地占据了整个桌子,他向笔者解释道:“这是每一个目标物经检测后所保留下的‘体检合格证’,每一份都附有原始记录,并需要经过部门多人的审批,才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让梦想照进现实

     2012年,“塑化剂事件”在白酒行业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各大网络、报纸上关于该事件的报道甚嚣尘上,恐塑情绪一度蔓延,可稻花香的产品销量却并未受其影响。“当时能检测塑化剂的机构和厂家不多,其实早在风波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寻求塑化剂检测方法的突破点。与国家标准相比,经我们研究开发的GC-MSMS内标标准曲线法用来检测白酒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含量,其检出限更低,准确度更高。”在贵州举行的第一届白酒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化技术培训会上,当冯向东听到周遭有很多抱怨塑化剂检测结果不理想的声音时,便当场将自己夜以继日潜心研究的科研成果倾囊相授,得到了酒业同仁们的一致认可和赞许。

    从生疏到纯熟,从青涩到老练,冯向东不断打磨技艺,夯实本领,凭着“板凳宁坐十年冷”的钻研功夫,在湖北省“统一杯”首届食品检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一路披荆斩棘,代表宜昌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由他带领的精英QC小组以创新为出发点,紧紧围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研发新课题、攻克新难关,在数次省、市级QC小组活动的成果发布会上屡战屡胜,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精英”队伍。

    “他们都说我有做检测的天分,我想,应该说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才更贴切,因为每一次科研基础的累积都离不开实验室里的反复验证。”冯向东打趣地说道。在任何一项检验的过程中,诸如试验设备、检测方法、实验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在各种变量之间把检验水平发挥到极致,将肉眼看不到的病灶抽丝剥茧,冯向东用实力和信心撑起了一瓶酒的底气。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