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师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无论案件大小,都要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省劳动模范、湖北典沣律师事务所主任邓沣说,每每看到受援人获得帮助,他都会打心底里高兴。
1998年,巴东县穆某某等13人从巴东县到远安县某煤业公司从事采煤作业,因多年的职业病,矿工有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有的已经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虽多次与企业进行维权交涉,但因仲裁诉讼时效及证据不足等原因均无果,就在他们心生绝望之时,邓沣和他的团队出现了。
三天三夜,反复的分析、研讨,反复的推敲、推翻,在充分吃透案情的基础上,他们终于找到了案件突破口。随后,他立刻带领团队逐点取证、谈判协商,最终为矿工们追讨回了补偿款。整个案件历时10个月,收集证据多达2000余份,案件卷宗厚达50多厘米,荣获“湖北省优秀法律援助案件一等奖”。
承办案件的法官感慨地说:“有人说律师承办援助案件就是走走样子,诉状一写就不闻不问,像邓沣这样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赔本办案的律师还真不多见。”
“解决一个援助案,就是拯救一个家庭。”邓沣说,打不起官司的群体,往往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每个法律援助案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守望。每年,邓沣都会带领团队,与远安县总工会、县人社局等部门主动接洽,主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百余起。
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2015年,邓沣率先在远安县成立第一个职工维权律师工作站,并建立统一受理、统一审查、统一指派、统一监督“四统一”机制,重点为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代为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等全程免费服务。近三年来,该工作站共接待维权职工法律咨询服务1442人次,办理结案560多件,为困难职工、农民工讨回工资和工伤待遇等1540多万元。
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邓沣深知,仅仅提供法律援助是不够的。因为律师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提供及时的法律援助。最好的援助途径就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让更多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工作之余,他经常深入企业、园区和工地现场,义务为农民工讲授法律知识,特别是讲授《劳动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与农民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今年初,按照全省“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的统一安排,邓沣又以公益法律服务分队队长的身份,奔赴宜都、枝江、当阳等地,为企业一线职工就劳动维权保障等进行巡回宣讲。
“我要用法律为弱势群体撑起公平正义的天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邓沣说,这是他的执业追求。(记者 周寒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