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塑山水生态之美——城市文明“宜昌现象”背后的“宜昌路径”之“塑形”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2018-12-05 09:51:3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秀美夷陵。(通讯员 张国荣 摄)

生态小公民进课堂。(通讯员 陈新峤 张国荣 摄)

江豚戏水。(记者 李风 摄)

空中俯瞰宜马。(记者 黄余洋 通讯员 周星亮 摄)

  城市文明厚积薄发,“宜昌现象”耀眼绽放,有力推动了宜昌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成为闪耀在长江三峡之滨的璀璨明珠。宜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丰硕成果,关键在于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塑形、铸魂、惠民”文明城市创建“宜昌路径”。继昨日三峡日报盘点“宜昌现象”后,今起陆续对“宜昌路径”进行透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

  宜昌是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电名城,是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历史、区位、未来三个角度看,保护长江生态、传承长江文明都是宜昌建设培育城市文明、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的应有之义、历史重任。

  由此,宜昌坚持用“两山”理论指引文明创建,取道“塑形提质”,引领城市蝶变。

  塑山水生态之美,成为宜昌“塑形”的第一切入点——以严格的环境标准、系统的生态治理、健全的生态制度,塑造城市文明的山水生态之美。

  生态理念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区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编制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环境总体规划、2050发展战略规划,构建起天蓝、水清、土净、城美的发展蓝图。

  宜昌市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广大群众心田。设立全国首个生态市民日,开设生态小公民课程,把绿“种”进孩子们心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我为父母讲生态”活动,倡导绿色无磷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宜昌视察时高度评价,“宜昌市开展的‘生态小公民’教育活动,是一个好的探索,要坚持下去”。

  生态治理美容颜

  宜昌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管住斧头、守住山头、护好源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压倒性力度保护长江母亲河,取缔长江干支流非法码头、非法排污口,关闭采砂场,全面清理长江清江网箱养殖,长江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水中大熊猫”江豚、“长江活化石”中华鲟时隔多年再次洄游宜昌。

  同时,通过推广大气污染防治“零容忍”清单,强化“小散乱污”整治、机动车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综合管控,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8天,较2013年增加82天。

  加快长江生态复绿、全域生态复绿,推进“四季挖窝、三季种树”,绿化长江沿岸荒山1.18万亩、修复岸线66公里,水清岸绿成为宜昌最美风景线。全市实施绿化重点工程645项,通道绿化7200公里,植树造林89万亩,进一步提升了森林生态质量,完整构建起山环水绕、绿廊穿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全市森林覆盖率65.16%,位居全省市州第一,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聚焦乡村振兴,创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4个、国家级生态村8个,现代新村、历史古村、特色民居村、特色民俗村遍布宜昌,形成了“绿、净、齐、富、厚、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格局。

  生态机制管长远

  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宜昌始终用严密的法律、制度、标准,三位一体守护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创新“公安+环保”执法模式,在全国首创组建环保警察。出台《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组建黄柏河流域综合执法局,实施黄柏河流域水质与矿产开采量、生态补偿资金双挂钩,有效破解“九龙治水”难题,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十大基层治水经验之首。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希望这样的探索会越来越多”。

  在全国率先实行河长制,经验全国推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推行“用能权”有偿使用,凡年用能1万吨标煤以上的项目,对超额部分实施有偿申购、差别收费。

  塑山水生态之美,获四海宾朋之誉。11月1日,在南京举办的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宜昌斩获“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殊荣。11月4日,来自武汉火车头健走健跑团的朱子恒第二次跑完“宜马”,谈起参赛感受,他脱口而出:“宜昌人好、山好、水好,干净、舒适,在宜昌‘跑马’是一种享受。”(记者 肖敏)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