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柏临河,又映一城好风景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2018-12-07 09:16:21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半湖风景半湖城 (通讯员 望作信 摄)

  十二月初的柏临河是一幅流光溢彩的山水画。

  河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河堤,垂柳依依,水车缓缓。最吸人眼球的是那倒映在湖面的满湖城景,朦胧中透着奢华。

  “现在的龙泉是一个让人来了不想走的地方。”伊人很年轻,叫刘兰玲,是地地道道的湘妹子。她自豪地告诉记者,在龙泉工作三年,见证了柏临河生态的变好。现在的柏临河已成龙泉的一道风景,也是吸引她决定定居龙泉的主要原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刘兰玲笑着吟了一句。

  “以前可不是这样呢!”在龙泉工作6年的谢小鸣也是名年轻的美女,与刘兰玲不同,她是地道的宜昌本地人,她告诉记者,几年前的柏临河因沿岸污水排放,水质趋富营养化,水葫芦充斥河道,生活垃圾、死鸡、死猪随处可见。“河里的鱼钓起来都没人敢吃。”谢小鸣说。

  “没有良好生态支撑的乡村振兴是句空话。”镇长李发兵告诉记者,长江生态大保护实施后,柏临河流域生态治理成龙泉镇党委政府生态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拿出几千万财政资金治污。

  据悉,2016年来,龙泉依据“河长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花大力气整治柏临河流域生态环境。去年8月起,投资1253万元全面启动集镇至土门大桥12.6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当年12月建成使用。今年1月,制定了柏临河青龙段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按照设计要求拆除11座观察亭,河道内3处拦河坝安装了泄洪闸,13处拦河坝全部改造成汀步溢流,进一步增加水体流动性,改善柏临河水质。并对柏临河6公里河道清淤疏浚与岸坡进行绿化治理,安排专人定期对河道漂浮物进行清理,做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镇容环境。今年7月再次启动集镇、稻花香集团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

  为完善沿岸村庄污水处理设施,龙泉投资122万元完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施,建成3处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设施,在香烟寺等三个沿河村庄推行厕所革命。对沿线46个堰塘、4座水库全部退出投肥养鱼。对沿线36家畜禽养殖污染企业进行了综合整治,其中关停、拆除24家,12家通过建设同位或异位生物发酵床等污染治理设施,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并建立柏临河流域生活垃圾清运长效机制,确保长年常态干净整洁。

  在治理的同时,龙泉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实行河流沿线一日一巡查、重点区域夜间巡查、及时做好河面清漂、河道日常保洁、重点区域渣土清运等工作。由镇政府牵头组织环保、执法、畜牧、工商、食药等部门不定期对流域餐饮、工业企业废弃物排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科学划定养殖三区,柏临河流域禁养区内规模养殖户全面关停,河道周边禁止高污染、排污企业落户。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如今的柏临河已然从臭名远扬“龙须沟”蝶变成为现在“鱼若空游无所依”的美丽河畔。

  其实,这只是龙泉生态治理中的一个缩影。

  不仅是河道水体,龙泉还对境内的大气、面源污染进行大规模治理。先后关闭3家采石企业、6家粘土砖厂、3家石灰窑。完成土门职教园至龙泉镇全长11.7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对辖区内9家企业共11台燃煤锅炉进行淘汰,全部锅炉已申请销号。成立了由村镇办、规环所、农技中心、执法大队等单位组成的秸秆禁烧巡查小组,配备无人机不定时进行巡查。

  经过持续有效的治理,如今的龙泉空气质量明显变好,去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轻风又拂河两岸,今日龙泉天常蓝、地更绿、水常清、村更美、城更靓。(通讯员 张灿 记者 黄善国)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