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文化春雨润城乡——宜昌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纪实

来源:[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2018-07-25 09:24:19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人至此而喜。峡江的灵秀孕育了古夷陵的山水气质,造就了宜昌城绵延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

  2015年5月,宜昌市成功取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如今3年过去,创建成效如何?

  宜昌市文广新局局长李进新告诉记者,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全面领会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昐,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自觉,使创建成为推动宜昌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

  以文创建,设施机制齐备完善

  宜都市枝城镇龙王台村五组村民龙家媛是一名乡村医生,每当忙完一天的工作,她就会和村里的姐妹们聚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跳舞。近年来,她见证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所带来的改变,“以前都是爱好者自己带着音响设备来跳,现在政府给我们请来了舞蹈老师,配备了蛮好的音响设备,灯光也亮了,场地也宽了,大家在这里跳得蛮开心。”

  宜都市龙王台村文化广场只是宜昌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精心打造的设施网络下,市级有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非遗展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有文化广场。从城市到村镇,老百姓们总能找到适合的文化活动阵地。

  7月1日,家住点军区的李广明带着孩子今年第四次来到宜昌规划展览馆游玩,“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入口处都排了好长的队伍。”李广明说,每次带孩子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都会被城市的未来规划所震撼。

  再过几年,类似宜昌规划展览馆这样“高大上”的文化设施将会越来越多。近年来,宜昌不断加大投入,在市、县两级完成34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突破100亿元。其中,宜昌博物馆新馆投资7.3亿元,现已进入装修阶段;宜昌规划展览馆投资3.5亿元,已全面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宜昌奥体中心总投资23亿元,主场馆全面封顶;宜昌美术馆挂牌并对外开放。宜都、枝江、当阳、远安、长阳、五峰、夷陵、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等均完成了县级场馆的提档升级。

  除了硬件投入,政府还加大了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力度,市县两级分别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具体办法和指导目录。去年7月,宜昌市民收到市政府发来的“红包”——“宜昌文惠卡”,市民只需缴费100元,就能享受500元政府财政补贴,共享600元文化消费金额。文惠卡涵盖儿童剧、京剧、音乐会、歌舞表演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周周有演出,全年不间断,今年1至6月已演出99场次49个剧目。据宜昌交旅集团负责人介绍,后期还将与各类演出团队开展深入合作,不断开发和引进优秀文化节目,让更多的百姓能走进剧场看演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此外,政府还围绕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戏曲进校园”等公共文化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自2015年以来,市级财政连续四年安排政府购买经费9000余万元。

  以文惠民,服务产品丰富多彩

  7月12日下午2点45分,宜昌市图书馆三楼多媒体视听室内座无虚席,室内大幕上正放映着好莱坞动画大片《头脑特工队》,放了暑假的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暑假期间,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市图书馆都会在三楼多媒体视听室放映少儿电影,无需读者证,均可免费观看,许多孩子们会约上小伙伴,前来享受一场视听盛宴。

  除了提供影视服务产品,宜昌公共图书藏量也大幅提高,图书品种更加丰富。2017年底,全市各级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达1.2册;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达0.9次;人均年增新书达0.1册以上;人均到馆0.7次以上。

  每到假期,许多图书馆内更是一座难求,看书度假,成为许多市民的不二选择。

  到了乡镇,文化活动则又是另一番精彩。今年上半年,长阳文体新广局组织县歌舞剧团赴边家坪村开展“精准扶贫 情暖山乡”送戏下乡活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活动现场传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在山间久久回响。

  这正是宜昌文化扶贫的生动体现,期间,宜昌集中实施了一批公共文化扶贫项目,推出了一批文化扶贫活动品牌,并重点打造非遗项目“一县一特、一村一品”:远安嫘祖文化节、长阳廪君文化节、兴山昭君文化节、宜都农民读书节、五峰茶乡女儿会、当阳关陵庙会、西陵庙会、乡约夷陵等150多个基层特色群众文化品牌孕育而生。

  据统计,全市各级文化馆站年均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多场,各类专业院团年送戏下乡3000余场。农村公益电影年放映16000余场。保证了每个行政村每月观看1场电影、每年4场文艺演出。此外,还为全市2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配发了便捷式广场舞音响设备。

  此外,宜昌还大力打造数字文化平台,宜昌移动图书馆上线三年来,点击率突破200万次。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大数据分析,宜昌位列“数字阅读TOP100城市”第62位,数字阅读IP占有率为6.49%,居全国第八位。数字文化馆在全省率先建成,运行两年来,访问量突破百万人次。通过广电网络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e家有线电视覆盖,通过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利用农村“四务通”平台,乡镇(街道)、村(社区)普遍具备数字文化服务提供能力,实现无线全覆盖,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百姓点单”,使供需精准对接成为现实。

  以文引领,社会力量方兴未艾

  6月18日上午,走进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乐平里,诗歌吟唱之声徐徐传来,骚坛诗社的年度重要活动端午骚坛诗会正在屈原庙内如期举行,农民诗人谭国峰用乡音诵读的《离骚》、谭万国用古韵吟唱的《招魂》,让人印象深刻。

  在宜昌,诗风盛行。诗歌不仅有“泥腿子”吟唱,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据宜昌市文联主席周立荣介绍,遍及宜昌的民间诗歌组织近千个,全市每年举办大型诗歌活动50余场,参与创作和各类诗歌活动的群众达10万余人,诗歌已成为宜昌这座城市的文化标识。

  “中国诗歌之城”的桂冠花落宜昌。拥有世界最大三角钢琴生产基地,全球每7台钢琴中,就有1台“宜昌造”。2014年,宜昌市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钢琴之城”称号,成为我国首个被命名为“钢琴之城”的城市。由此,“诗歌之城”、“钢琴之城”、“读书之城”和“志愿之城”组成山水宜昌响当当的城市文化品牌,与宜昌城市文化建设相映生辉。

  7月14日,三峡文化讲坛第20期讲座准时开讲,这个由社会各界名家大师主讲的项目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征集推广活动优秀奖,成为宜昌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活动。

  如今的宜昌,一大批社会力量活跃其中,为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全市13家非国有博物馆常年坚持向社会提供文化服务;三峡乐团等多个民间乐团在政府的扶持下,承担一系列大型演出任务;一二美术馆、三峡印象、天香书院等非国有文化机构常年为人民群众提供免费文化服务……

  5月29日,宜昌市体育局、教育局联合下发通知,2018年度,宜昌城区30所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近年来,宜昌着力推进中小学体育场馆、企业文体设施、各级全民健身中心等文化场馆有序向公众开放,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均衡性明显提升。

  同时,宜昌出台《支持群众文艺团队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大气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全市形成了由200多个民间文艺协会、400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业余文艺骨干过万人组成的群众文化网络,常年扎根基层,推动基层文化繁荣。

  文化是城市的血脉根基,宛若春雨润泽百姓心田。在全面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宜昌市立足于文化乐民、富民、育民,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保障文化民生、实现文化小康,“三峡明珠”、文化强市的宜昌,正昂首奋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记者 蔡钧庭 周燕琼 通讯员 黄 磊)




  相关链接



 今日要闻
稻花香党史学习教育开
稻花香连续七年入围中
·以学促干庆“七一” 稻花香集团党委主
·融入区域发展 奏响工业强音 稻花香揽
·喜报!稻花香集团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单
·名列75位!稻花香上榜中国品牌500
·稻花香活力家族产品上榜“湖北精品”
·稻花香酒业公司总工程师陈小林荣膺“宜
·稻花香酒业公司获授“湖北省联合知识产
·“追寻红色足迹 奋力开创新局”联合主
·宜昌市文学创作班走进稻花香开展培训采
·馫香基地首批出酒封坛!稻花香向“馫”
 媒体转载排行榜
·以学促干庆“七一” 稻花香集团党委主
·融入区域发展 奏响工业强音 稻花香揽
·喜报!稻花香集团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单
·名列75位!稻花香上榜中国品牌500
·稻花香活力家族产品上榜“湖北精品”
·稻花香酒业公司总工程师陈小林荣膺“宜
·稻花香酒业公司获授“湖北省联合知识产
·“追寻红色足迹 奋力开创新局”联合主
·宜昌市文学创作班走进稻花香开展培训采
·馫香基地首批出酒封坛!稻花香向“馫”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